第二個奇葩人物是瘸子。
這個人不是自己來舉薦的,而是被人推薦。這些推薦的人,都是勞改營裏麵的黥麵漢人。勞動改造、勞改在古代叫“服苦役”,例如流放、發配到環境惡劣的邊疆、邊遠地區的采石場、礦山等場所從事勞動。晉代規定,奴婢如果逃亡,抓回來之 後要黥其兩眼上方,並加銅青色;如果第二次逃跑,再黥兩頰;第三次逃跑,黥兩眼下方。《水滸傳》中寫林衝被刺配滄州牢城,武鬆被 刺配孟州牢城;陸謙指使董超薛霸在半路上結束林衝性命,特意囑咐他們揭取林衝臉上刺字 的那塊麵皮來回話;武鬆被黥麵是刺在額角上的,後來他扮成行者,把頭發垂下來可以遮蓋 著被刺的字。
曆朝曆代發配邊疆的這些人,不是窮凶惡極,就是苦大仇深。能夠在這個地方被所有人認可,這本來就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等賀六渾見到這個人的時候就更驚訝了,因為這個人是個瘸子。有過後世經驗的賀六渾還以為是四大名捕出現了。
這個瘸子非常奇怪,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它都隻能是一個殘疾人。他憑什麼東西能夠,讓這麼多,凶悍的人懾服。難道就憑一張嘴巴嗎?
真正了解完之後,賀六渾才知道他靠的真的就是一張嘴巴。
這個瘸子叫魏彪。他在發配這邊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殘疾人,但是來了之後不久,就有好幾個少年人跟著他學武藝,很快就控製住了整個的采石場。關鍵是這個人為人很地道,隻做能夠維持整個場麵的事情,也沒有出現欺壓百姓。所以這個才是他們的人,都很佩服他的公道和能力,於是大家一起,推薦他來作為刑房。
但是他和魏彪聊天之後,這個瘸子居然不肯答應,他說他已經年紀大了,而真正意義上麵要做這個捕頭的,他倒是能夠推薦一個人。這個為標準件的人就更奇葩了,居然是即便一個小飯館的老板,叫吳一韶。他說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公道之人,而且有一點天賦,如果他能夠來擔當這個捕頭職務,肯定會有成效。
等到吳一韶和魏彪見麵的時候,兩個人都長歎一聲,沒有說話。
賀六渾覺得古怪,就問了很久,吳一韶才說了一個故事,這真的是一個傳奇故事。
原來,吳一韶的的確確是一個廚子,是在一個陝西很清明的縣令家裏幫廚。這個縣令是個正直的清官,卻在某一天全家被滅門。最奇怪的是,都是一劍斃命,而且都是直插喉管。
老百姓都驚呆了,全城痛哭。縣令出殯哪天,全城人都披麻戴孝,萬人空巷。痛哭的人們都在罵,那個殺手肯定是極度陰險之人,生兒子沒有屁眼,斷子絕孫。吳一韶運氣很好,當時正好家裏有事,回鄉下了。回來之後,五雷轟頂,痛不欲生。
結果第三天,縣裏最大的財主老爺霍挺又被滅門,也是一劍斃命,而且都是直插喉管。 霍挺本來就是土豪劣紳,朝廷有人。老百姓口碑不好。但也嚇得大家夠嗆。
吳一韶下定決心要去找到凶手。這個家夥真的有點天賦,他知道這樣的事情一定是一些特定的殺手做的。經過到處打聽之後,家鄉附近聽到了一個說法,當時有一個殺手的名字叫“為天理 ”。據說這個人經常替老百姓做主,為民申冤。他的殺人手法就是,一劍斃命,而且是一劍封喉。
吳一韶想方設法,吃盡苦頭,終於找到線索。來到山西景縣,在一個小巷子擺出一個攤點,專賣葫蘆頭。
相傳, 藥王偶吃“煎白腸”,端起碗剛吃幾口,便覺得有一股騷腥味直衝鼻端,嘴裏油膩膩的,很不是滋味,問及店主,才知是製作無方。 向店主說道:“腸屬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屬土,居中,為補中益氣、養身之本。物雖好,但調製不當,也是枉然矣。”於是,他從隨身攜帶的藥葫蘆裏取出西大香、上元桂、漢陰椒等芳香健胃且能解腥去膩之藥物,連同藥葫蘆一起贈給店主。店主將這些香料藥物放入鍋中,果然香氣四溢,其味大增。這家小店從此生意興隆,門庭若市。店家不忘醫聖指點之恩,將藥葫蘆懸掛門首,並將所賣“煎白腸”改名為“葫蘆頭”。
葫蘆頭其特點是:饃塊潔白晶亮、軟綿滑韌,肉嫩湯鮮,肥而不膩,醇香撲鼻。吃時配以泡菜更是爽口。葫蘆頭特點:湯濃味醇,油香適口,老幼皆宜,即是佳肴,又是上乘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