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視二次增效手術能做嗎?(1 / 2)

身體管理

作者:於 荷

近年,選擇做近視手術的人越來越多,小王就是其中之一。近視多年的他在考上大學之後決定摘掉眼鏡,於是,兩年前做了近視手術。在做完一個月後他的視力是1.0和0.8,但半年後視力回退到0.5,兩年來,重影,視物有霧狀感,夜間視力差,可以說手術並沒有達到他的預期效果。最近,他聽同學說可以二次增效手術,他又猶豫想做這個手術。於是,他很想了解一下關於二次增效手術的一些問題。

廣州愛爾眼科醫院準分子中心主任常征說:“盡管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對於幾乎所有的屈光不正病例,均可減少屈光度數。但某些患者因為存在殘餘的度數而需要再次矯正。必須要強調的是,準分子激光二次修複手術必須慎重,因為對於醫生和患者來說,心理上承擔著比第一次手術時更大的壓力。”

哪些人群需要做二次增效手術

過矯。患者表現為看遠與看近都不是非常清晰,且極易產生視覺疲勞。

欠矯及回退。欠矯的表現為:患者在術後仍然存在近視,或者裸眼視力不佳。回退的表現為:較短時間(3-6個月)內,屈光度較上一次複查時降低,裸眼遠視力較手術初期下降3-4行,配鏡可以矯正。

中央島。是手術後的角膜地形圖異常,角膜地形圖顯示:激光切削的中央區角膜曲率較高,而激光切削的周邊區域較中央區平坦,用立體圖觀察,形似大海中的小島。中央島的表現為:裸眼視力下降、單眼複視、多視、鬼影(重影)、及對比敏感度下降等。

偏心切削與不規則散光。偏心切削與不規則散光也是手術後的角膜地形圖異常。角膜地形圖顯示:激光切削區域不規則,無規律可循,激光治療中心與瞳孔光學中心未重合,尤其是偏差在1毫米以上者,可導致散光、眩光、重影,其視覺損傷的程度與偏心的程度、矯正的深度成正比。

殘餘光學像差。白天裸眼視力還不錯,甚至可達到1.2、1.5。但是視覺質量不好,如夜間視力下降、夜間眩光、光暈、鬼影、黑白對比敏感度下降等。

第一次手術時,角膜瓣製作不良。LASIK手術中需要製作角膜瓣,如今有“微型角膜刀”與“飛秒激光”兩種工具來製作角膜瓣,使用微型角膜刀製作角膜瓣的過程,出現“角膜瓣遊離”、“角膜瓣碎裂”、“鈕扣型角膜瓣”、“不規則角膜瓣”、“角膜瓣製作不全”、“角膜瓣偏中心”等,影響到準分子激光治療無法進行,必須等到3-6個月後,才能再次製作角膜瓣,再將激光治療完成。

哪些人不能做二次手術

圓錐角膜與亞圓錐角膜:首次手術時,準分子激光消融角膜的厚度太多,導致剩餘角膜厚度太薄、無法矯正的屈光回退、大散光、不規則散光等,形成“醫源性圓錐角膜”。

剩餘角膜厚度不足:第一次手術時,因為度數高,角膜偏薄,已保留了近視度數沒有治療,無法二次治療。還有一部分人做完第一次手術後剩餘的角膜厚度剛剛達到安全標準,再做二次手術,剩餘角膜厚度將無法達到安全要求,也無法接受二次手術。

TIPS:

可以接受二次手術角膜厚度的標準,是整體角膜厚度減去首次手術的角膜瓣厚度,以剩餘的角膜床厚度來衡量能否具備手術的條件。目前國際上的標準是二次手術後的剩餘角膜床厚度必須在250微米以上才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