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城的1/2站台,這是雲蘇第二次來到這裏,拜訪這座城市。
九年了,沙城的人還是喜歡稱呼這個站台為“1/2”站台。這個不怎麼大的城市似乎對這個站台情有獨鍾,不僅給它起了綽號,而且整座城市就隻有這一個站台。作為c城與y城的中轉站,1/2站台的列車隻會駛向兩個方向——向西駛的列車可到達c城,那裏依山傍水,傳承著典型江南水鄉的古色古香;向東駛的列車可去往y城,那裏高樓林立,摩登都市之感流竄於大街小巷。
相比之下,沙城遜色太多,它沒有那些可供人參觀感慨的曆史遺跡,亦沒有宏偉建築讓遊人膜拜。但就算如此,沙城仍用它自己的故事感動和吸引著來訪的每一位旅者:
民國二十三年,沙城因受軍閥混戰的影響,民不聊生,那時又逢自然災害,莊稼地裏顆粒無收,苛捐雜稅讓百姓有如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夏皖澤身為沙城人,亦是飽受疾苦,但偶遇言之柔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之柔是y城的名伶,以唱越劇聞名,那年要赴c城演出,乘坐火車來至沙城,站台一角,夏皖澤身著破舊戲服,高聲唱著《梁祝》,被吸引而去的過客有身著華麗服飾的婦女商人,有高帽碧眼的外國旅者,他們或因見夏皖澤可憐,或因其唱得不錯,紛紛投了些硬幣給他。
待一曲終,夏皖澤默默撿起地上散落硬幣時,之柔出手製止,揚言此等行為丟了伶子的顏麵,要幫夏皖澤去更好的舞台一展風采。三年他鄉打拚,在之柔的幫助下,夏皖澤小有名聲,但在他心中卻有更大的追求。之柔心知夏皖澤誌向遠大,便建議他留美學習、下海經商,夏皖澤為謝之柔之恩,許下承諾,說待自己飛黃騰達之日定會回來迎娶之柔為妻。沙城送別,兩人不知這一相別竟是茫茫六十載,之柔用她最美的年華去等待這一個承諾,夏皖澤亦為這個承諾拚盡青春。而後的戰亂年代兩人失了音訊,之柔便日日坐在沙城站台的長椅上等待愛人,夏皖澤誤以為之柔在戰亂中逝世亦移民美國。
六十年後,兩鬢白霜的夏皖澤再歸故土,物是人非,沙城站台依在,闊別一個甲子的重逢,雖兩人容顏都已變了模樣,但在他們眼中卻能一眼將彼此認出,君未娶卿未嫁,故已都是耄耋之年,兩人卻收獲了最真的幸福,相伴餘生。1/2站台也因此得名,寓意著人生來不完整,而人生,就是一段尋找的旅程。
------題外話------
新人入駐,求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