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達皺了下眉頭,繼續說道:“第二個就是鹹味,鹹味通過味覺細胞上的離子通道感知,主要是由鈉離子引起的。其它堿金屬離子也可以使人嚐出鹹味,不過離鈉越遠的鹹味越不明顯。比如鋰離子和鉀離子的大小和鈉離子的大小最接近,因此也和鈉離子的鹹度最接近。與此相反,銣、銫離子的大小超大,因此其鹹味相對會有差異。

物質的鹹度是以氯化鈉作為基準的,就如拿奎寧作為苦度的基準一樣,其值為1。鉀鹽,例如氯化鉀,也是鹽物質的重要組成之一,其鹹度為0.6。而其它如氨鹽的一價陽離子,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堿土金屬族的二價陽離子如鈣離子,通常會激發苦味而不是鹹味,雖然他們能夠通過離子通道進入舌頭的細胞中,並激發動作一電位。

第三個就是酸味,酸是一種檢測化學酸的機製。引發酸味的物質的酸度以稀鹽酸為基準,該基準值為1。作為比較,酒石酸的酸度為0.7,檸檬酸為0.46,碳酸為0.06。檢測酸味的機製和檢測鹹味的機製類似,細胞表麵的氫離子通道檢測組成酸和水的水合氫離子H3O+濃度。

氫離子可以穿透氨氯吡脒敏感通道,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檢測酸味大小的手段,其它通道已經在相關文獻中提出。氫離子還會鈍化能夠超極化細胞的鉀離子通道。酸通過攝入氫離子使得細胞被反極化,並且鈍化超極化通道,使得味覺細胞發起一次神經刺激。此外,對於如碳酸這樣的弱酸而言,存在碳酸酐酶將其轉變為碳酸氫離子,以輔助弱酸的轉運。包含酸味的常見自然食品是水果,例如檸檬、葡萄、桔子以及某些甜瓜。酒通常也含有少量某種酸。如果牛奶沒有被正確保存,也會因發酵而變酸。除此之外,陳醋也是以酸著稱。

第四個就是甜味,甜通常指那種由糖引起的令人愉快的感覺。某些蛋白質和一些其它非糖類特殊物質也會引起甜味。甜通常與連接到羰基上的醛基和酮基有關。甜味是通過多種G蛋白耦合受體來獲得的,這些感受器耦合了味蕾上存在的G蛋白味導素。要獲得甜的感覺,至少要激活兩類“甜味感受器”,才能讓大腦認為嚐到了甜頭。因此,能讓大腦認為是甜的化合物必須是那些能夠與兩類甜味感受器或多或少能結合的物質。這兩類感受器分別是T1R2+3異質二聚體以及T1R3同質二聚體,它們對於人類和動物來說負責對所有甜味感覺的識別工作。

甜味物質的檢出閾值是以蔗糖作為基準的,蔗糖甜度設定為1。人類對蔗糖的平均檢出閾值為每升0.01摩爾。對於乳糖來說,則是每升0.03摩爾,因此其甜度為0.3在甜味劑列表中指出為0.35,5-硝基-2-丙氧基苯胺超極甜味劑,有毒,在許多國家被禁用,則隻需每升2微摩爾甜度約為4000。

舌頭還可以獲得有關食物的其它感覺,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化學引起的味道,甚至僅局限於四種基本味道。還有很多舌頭感受到的味覺是和觸覺係統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