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反杜林論》的曆史與現實意義(2 / 3)

二、《反杜林論》在傳播馬克思主義中的影響

《反杜林論》是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無產階級鬥爭經驗和自然科學成就的概括和總結。它第一次全麵係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及其內在聯係,集中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當時所達到的水平和所取得的成果,被人們譽為“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正如馬克思所說,真正有科學知識的人,都能夠從恩格斯的正麵闡述中吸取許多東西。[3]P242

《反杜林論》徹底拆穿了杜林主義的偽裝,回擊了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杜林對馬克思主義的挑戰和詆毀,捍衛了馬克思主義對德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地位,使得馬克思主義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傳播。正如列寧在評價這部著作時所說:“《反杜林論》分析了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最大的問題,是一部內容十分豐富的書,它和《共產黨宣言》一樣,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4]P9《反杜林論》一經出版,即產生深遠的影響。隨後的幾十年間,《反杜林論》的號召力在世界範圍內不斷發散。比如,1878年至1894年的16年裏,《反杜林論》連續再版,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向世界範圍發行;1885年第二版到1894年第三版的九年時間,《反杜林論》的主張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並產生了深刻影響。因而,恩格斯在第三版序言中也曾經指出:“本書所主張的觀點已經深入科學界和工人階級的公眾意識中,——而且這種情況出現在世界上一切文明國家裏。”

《反杜林論》傳入我國後,也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和廣泛的傳播。《反杜林論》是毛澤東生前讀了又讀的一部馬列著作,也是毛澤東非常喜愛的一部哲學經典。據記載,毛澤東於1932年在漳州龍溪中學圖書館得到《反杜林論》,在長征行軍途中,毛澤東克服千難萬阻把這本書帶到了陝北,並且引用了《反杜林論》中第一編第十二節的“辯證法·量與質”至《矛盾論》中。毛澤東在自己的文章中成段地引用馬列原文是很少見的。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要求幹部學習30本馬列著作,其中就包括這本書。1963年8月4日,毛澤東專為印馬列著作大字本問題寫信給周揚,並且囑咐封麵不要用硬紙,比如,《反杜林論》應分裝4本或8本,使每本減輕重量。就是為了便於老同誌閱讀,也便於他自己閱讀。翻開毛澤東的讀書記錄,我們可以看到,60年代、70年代,毛澤東還多次閱讀《反杜林論》,去外地巡視、視察,還囑咐工作人員常帶上《反杜林論》。[5]

三、學習《反杜林論》的現實意義

《反杜林論》不僅具有偉大的曆史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閱讀經典著作,有助於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從19世紀開始形成,經曆了近兩個多世紀發展到今天的水平,是與曆史時代的變化和一定曆史條件下的社會現實緊密聯係的結果。一定的曆史條件孕育並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並在推動曆史發展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地完善理論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時代的產物、曆史的產物。而這些社會曆史的現實,又反映在馬克思的經典著作中。[6]P1在《反杜林論》這本經典著作中,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一係列謬論的同時,全麵係統闡釋了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的發現以及剩餘價值學說的發現、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等重要觀點,這部著作凸顯了人類最高智慧的魅力。認真閱讀《反杜林論》等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才能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所蘊含著的豐富智慧,才能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因此,要完整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一科學體係,就要認真閱讀《反杜林論》等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從中學懂馬克思主義關於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正如習近平同誌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必須專心致誌地讀,原原本本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