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腎鏡取石術在體外衝擊波碎石失敗腎結石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臨床研究
作者:曲立成 沈騰 畢世海
【摘 要】目的:分析經皮腎鏡取石術在多次體外衝擊波碎石失敗腎結石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方法:將39例多次行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失敗的腎結石患者和39例無手術史的腎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結果:兩組患者碎石取石時間和手術時間顯著差異。結論: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多次體外衝擊波碎石失敗腎結石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體外衝擊波碎石;腎結石;經皮腎鏡取石術
有研究表明[1],體外衝擊波碎石在結石較大的腎結石患者治療時需要進行多次碎石,並發症發生率較高。筆者對39例多次行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失敗的腎結石患者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9例多次行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失敗的腎結石患者作為觀察組,並將39例無手術史的腎結石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結石大小等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術前,對所有患者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並常規鋪巾消毒,沿著輸尿管口將4~6F輸尿管導管逆行插入,持續灌注等滲鹽水,固定導管;到達腎盂後,患者取仰臥位,加壓輸尿管導管後,在集合係統中注入造影劑;經C臂X線機透視下,根據患者結石位置在11-12肋間下緣腋後位置確定穿刺點,進入到腎集合係統後將針芯拔出,有結石感或者見尿液回流後即可;經針鞘將斑馬導絲置入,沿著針鞘皮膚作出一個6mm的切口,退出針鞘,使用筋膜擴張器沿著導絲擴張通道,將其擴至為18F,建立經皮腎通道;運用8~9.9F輸尿管硬鏡,給予氣壓彈道碎石器進行碎石,運用脈衝水流法衝洗碎石屑或者使用異物鉗取出碎石屑。如患者行ESWL治療失敗,且治療過程中出現組織包裹結石的情況,則防止撕扯組織,避免發生出血;如結石為邊緣腎盞,則要重新建立通道進行取石,取石結束後,常規留置18F腎造瘺管和6F雙J管。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建立皮腎通道時間、碎石取石時間、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結石清除率以及並發症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數據對比采用t檢驗與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皮各項手術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的皮腎通道建立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p>0.05);兩組患者的碎石取石時間和手術時間對比(p
2.2 兩組患者的結石清石率和並發症率對比
觀察組結石清除32例(82.1%);對照組患者結石清除37例(94.9%),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對比(p>0.05);觀察組患者術後發生2例尿外滲,並發症率為5.1%;對照組患者發生3例氣胸,並發症率為7.7%,兩組患者並發症率對比(p>0.05)。
3 討論
PCNL術的手術適應症為經多次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失敗的患者,其在患者腰部建立通道,經該通道將腎鏡插入到腎髒中,運用超聲、激光等碎石工具擊碎腎結石取出。其手術創傷小、可重複性進行手術,且出血量少,結石清除率較高。本組研究中,兩組患者的皮腎通道建立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p>0.05);兩組患者的碎石取石時間和手術時間對比(p
0.05);兩組患者的並發症率對比(p>0.05)。 綜上所述,雖然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患者的手術時間、碎石取石時間長於體外衝擊波碎石術,但兩種方法的結石清除率和並發症率無較大差異,表明,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鍾文,曾國華,袁堅等.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多次體外衝擊波碎石失敗腎結石的臨床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誌,2013,34(05):333-336. 通訊作者簡介 那萬裏(1960-),現為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泌尿外科碩士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臨床泌尿外科、男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