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造影技術在肝髒局灶性病變中的應用探究
臨床研究
作者:劉麗
【摘 要】肝髒超聲造影是利用聲學造影劑,使肝內的血管、肝組織及肝內病灶顯影的超聲檢查技術。超聲造影在心血管領域廣泛應用,才將其首次用於肝髒臨床。本文說明了超聲造影技術在臨床的應用價值,簡述了超聲造影在肝髒局灶性病變的臨床應用。
【關鍵詞】超聲造影;肝髒;技術;應用;占位病變
超聲造影是利用超聲造影劑特異性成像技術達到增強解剖顯像甚至功能顯像,提高超聲診斷可實時動態顯示肝血竇水平微循環和肝局灶性病變微循環,不斷拓寬肝髒疾病的鑒別診斷能力的新技術。隨著超聲造影劑作為血池示蹤劑可實時動態顯示肝血竇水平微循環和肝局灶性病變微循環,結合肝局灶性病變進行定性臨床觀察,檢測肝髒局灶性病變並對其進行定性診斷,是超聲造影技術在腹部超聲診斷中的最大應用。
1 超聲造影技術在臨床的應用價值
提高了超聲檢查對肝腫瘤的檢出率和鑒別診斷率,在初步的臨床使用能反映疾病本質特征及其病理生理功能狀態的造影的開辟,超聲造影技術必將介入治療療效評判以及血流灌注的評價及其與預後關係等諸多方麵發揮重要的作用。三維超聲的計算機技術已從實驗研究進入了臨床應用階段。三維超聲在屏幕上看到髒器的立體解剖結構,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圖形學方法從不同角度顯示髒器的切麵或整體。這將有助於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性,為超聲引導介入性治療提供較準確的定位信息,有助於提高介入穿刺的精確性並避免在治療中誤傷正常組織。減少重複操作縮短數據采集時間。
醫生隻要通過計算機內的數據圖像進行診斷,有效的縮短了病人就診的時間。同時減小掃查影響,實現數據標準化。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有利於利用網絡進行傳輸信息和遠程會診。超聲檢查不僅能夠提高臨床診斷的直觀性和準確性,也使在計算機中模擬微波等介入治療的全過程,對模擬手術進行評估,減少了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對改善及提高腫瘤的診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超聲造影在肝髒局灶性病變的臨床應用
2.1 肝血管瘤
盡管肝血管瘤內血液豐富,但主要由小血管或血竇組成,其內血流速度緩慢,因而在常規彩色多普勒模式下其內血流顯示率極低,僅有少數肝血管瘤可探及滋養血管與引流血管。超聲造影可以出現相應區域無造影劑充填的現象。造影劑內的充填時間與血管瘤的大小有一定關係。但如果血管瘤內含有豐富的充填時間會減短到1min甚至幾秒。
肝轉移的篩查是非肝髒惡性腫瘤患者選擇適宜治療方案及判斷預後的重要項目之一。常規超聲是臨床常用的一線檢查方法,深部病灶或位於檢測困難的解剖區域,超聲造影對肝髒轉移灶和微小病灶的探測有顯著改善。超聲造影劑微泡在肝血竇內流動緩慢或停滯,對於肝轉移癌的檢出非常重要。超聲造影的表現為動脈早期由中心向周邊呈離心性輪輻狀增強,並迅速在門脈期持續均勻增強,而此時FNH看不到輪輻狀增強及中心瘢痕,部分局灶性結節樣增生的特征性動脈早期離心性輪輻狀增強持續時間短暫,造影時應當實時記錄圖像以便回放觀察。肝局灶性結節樣增生是一瘤樣變,內部血管結構異常呈多結節融合狀,強回聲瘢痕及其向周圍延伸的隔帶有較多血管和小膽管,腫塊內彩色多普勒有時能探及呈放射狀分布的血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