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氣虛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進展(2 / 3)

3 心氣虛證的實驗研究

3.1 心鈉素

心鈉素是近年研究發現的一類重要心髒內分泌激素,由心房肌細胞合成,並貯存於心房肌特殊顆粒中。作用於腎、血管平滑肌等靶器官,產生利尿排鈉、擴張血管及抑製腎素和醛固醇作用。黃惠勇等[13]對不同證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漿心鈉素(ANP)進行臨床檢測,心氣虛證組>心脈瘀阻證組>正常人組>心陰虛證組,提示ANP是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辨證的主要物質基礎之一,似可作為客觀化辨證的特異性指標。蔣梅先進一步證明ANP血漿濃度的上升是“心氣虛證”的標誌。

3.2 免疫學指標

趙家琪[14]研究發現心氣虛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廖家楨[15]研究表明,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虛證的共同特點,淋轉、E-花環形成及淋巴細胞d-萘乙酸酯酶染色(ANAE)可以作為虛證的共同指標。且這3種不同的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結果,即心氣虛與心氣陰兩虛者細胞免疫功能皆明顯低於正常,而反映體液免疫的3項免疫球蛋白,則IgM有增高的趨勢,IgA有降低的趨勢,其意義如何尚難確定。魏強華[16]研究複方四參飲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發現NK細胞功能下降以氣陰兩虛組為明顯,而T細胞亞群改變以氣虛組為明顯。並認為早期NK細胞功能狀態與疾病預後關係密切。

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脂質(LPO)

李承軍[17]認為虛證可使生物體內的抗氧化作用衰減。羅陸一指出心氣虛證患者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顯著降低而血清過氧化脂質(LPO)含量顯著升高。陳達理發現心氣虛證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與正常健康人比較顯著增高,提示心氣虛證存在著自由基損傷。

3.4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RAAs)

周英等[18]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了85例心血管病表現心虛證患者的血漿腎素活性(PRA)、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濃度變化,心虛證組PRA、AgnⅡ和ALD增高,增高的程度與心虛證的類型有關。其規律為氣陰兩虛型>心陽虛型>心氣虛型>心陰虛型。

認為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RAAS)的測定結果可作為臨床評定心虛證的依據。

3.5 甲狀腺激素

謝夢洲[19]等運用放射免疫分析技術檢測不同心功能級別的冠心痛心氣虛證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結果表明隨著心功能級別的增加,T3、T4均漸降低,而rT3漸升高,T3、T4、rT3與心功能級別均具有顯著相關性(P

0.05)。說明甲狀腺激素變化程度與冠心病心氣虛證患者的心功能級別密切相關,甲狀腺激素水平可作為監測心氣虛證患者病情變化的一項客觀指標。  3.6 與心電圖關係的研究  林棋[20]為了探索心氣虛、心陰虛證的心電圖改變及臨床意義,對124例心髒病患者進行了心電圖檢查。發現心氣虛證組的左室肥厚發生率明顯高於心陰虛證組,而快速心律失常發生率心陰虛證組較高,另外,心陰虛證組的Q-T間期延長和ST-T段異常的發生率均高於心氣虛證組。這些差異可能對建立上述兩個證候的心電圖診斷標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3.7 其他研究  張道亮等[21]對心氣虛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常用指標進行觀察。心氣虛組全血比粘度、全血還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較正常人為高(P  4 心氣虛證的動物模型研究  4.1 剝奪睡眠法  金卓祥等[23]仿照睡眠剝奪法製作心氣虛證的大鼠模型,模型組的血液流變學多項指標均有明顯的改變,全血比粘度、全血還原粘度和血沉方K值等明顯增加,腸係膜循環血流速度緩慢,血流量減少。提示心氣虛證其血液處於一種高粘高凝狀態。也有研究者通過高脂飲食、免疫定向損傷、多次少量放血的方法造成心氣虛家兔模型。  4.2 自然衰老的方法  於成瑤等[24]采用雄性SD大鼠清潔級飼養滿18個月,從心氣虛證候(心率、呼吸頻率、力竭性遊泳時間和心功能)、體重和耳溫等方麵在其近中年月齡(12月齡)和近老年月齡(18月齡)時進行量化觀察,並對一般情況進行非量化觀察。結果表明動物18月齡與12月齡比較,力竭性遊泳時間普遍縮短,呼吸頻率變慢、心髒指數下降,耳溫下降。表明近老齡、老齡大鼠可用來研究人類衰老的心氣虛證。  4.3 冠狀動脈結紮法  多數醫家認為,心氣虛是心衰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證候。有人認為幾乎所有的心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氣虛存在,心氣虛和心功能減退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心氣虛的實質為心功能低下,以此為背景,王振濤等[25]采用結紮大鼠左冠狀動脈造成慢性心衰模型,以心率、呼吸、力竭性遊泳時間、心功能參數等模擬心氣虛證證候學特點,成功製作了心衰大鼠心氣虛病證結合模型。  4.4 多因素聯合造模  李紹芝等[26]采用連續控食達到饑則損  氣,強迫負重遊泳模擬驚勞病因,以及大劑量連續灌服心得安溶液,注射垂體後葉素致心氣耗損等綜合方法造模,24天後發現造模小鼠出現精神不振、活動減少、鼠尾淡白、縮肩拱背、行動遲緩、體重減輕、耐力下降,並出現氣促表現,尤以強迫活動後為甚。心電圖檢測心率減慢,心功能檢測PEP/LVET增大。EF、CO、SV、u值減小,心肌勻漿檢測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OA)、乳酸脫氫酶(LOr1)和肌酸激酶(cK)均值增大。心氣虛組大部分心肌超微結構基本正常,應用垂體後葉素的心肌細胞腫脹、變性,線粒體腫脹,膜及脊斷裂。認為該模型基本符合心氣虛證的臨床表現,對心氣虛證本質的探討和尋找心氣虛證的有效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5 問題與展望  目前的研究對心氣虛證診斷的客觀化作了有益的嚐試,普遍認為心髒舒縮功能的減退是心氣虛證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PEP/LVET比值的增大被公認為心氣虛證的重要參考指標。心鈉素、SOD、LPO、RAAS以及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指標在心氣虛證中的作用,揭示了其與心氣虛證的關係。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對臨床心氣虛比較統一的判斷標準,這仍是以後研究的重點之一。  心氣虛證動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日趨接近中醫的病因病機。盡管與心氣虛證有關的診斷指標已研究了不少。可是除了PEP/LVET比值外,其它的實驗室指標皆缺乏特異性和敏感性,並不能用來特異地診斷心氣虛證。有必要對心氣虛證的相關指標進行全麵的評價,建立統一、規範、客觀的心氣虛證診斷標準。心氣虛證動物模型的複製方法有待規範.尚需建立可靠的模型評價標準。隻有在臨床上對心氣虛證的本質有了統一、規範的認識。才能複製出符合中醫理論的,有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的心氣虛證動物模型。  參考文獻  [1]1980年全國冠心病辨證論治研究座談會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中醫辨證試行標準[J].中醫雜誌,1980(08):46.  [2]沈自尹,等整理.中國虛症辨證參考標準[J].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10):598.  [3]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學會1990年l0月修訂.冠心病中醫辨證標準[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1,II(5):257.  [4]劉強,劉璨,朱文鋒.數據挖掘:心氣虛證的鑒別診斷研究[J].福建中醫藥,2005(06):5-6.  [5]丘瑞香,羅致強,朱雅宜.左右寸脈與心肺病證相關性[J].廣州中醫學院學報,1995,12(I):7-l0.  [6]潘毅,楊頁君.心係疾病心氣虛證的心功能指標判別診斷[J].山東中醫雜誌,1997,16(4):15I-152.  [7]朱炎.冠心病心氣虛證脈圖計量診斷的探討[J].江西中醫藥,1994,25(4):21.  [8]袁肇凱,周小青,範伏元,程韻梅.中醫心病氣血辨證臨床症征計量診斷研究[J].中醫雜誌,1999,45(5):302-304.  [9]李紹芝.冠心病心氣虛患者脈圖參數和心輸出量的初步觀測[J].陝西中醫,1998(02):90-91.  [10]謝夢洲.李紹芝,劉建春.心氣虛證患者臨床脈象與心輸出量的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0,7(11):34-35.  [11]鄭源龐,姚雪豔,王紅裔,龔康敏,樊良卿.冠心病心氣虛證阻抗心動圖的臨床意義評價與心氣虛證分度初探[J].中國中醫藥科技,1997:4(1):4-7.  [12]周欣,黃春林,吳煥林,陳伯均,黎少霞,陳情冠.心病心氣虛與非心氣虛證間左心形態及功能表現[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18(3):200-204.  [13]黃惠勇,朱文鋒,李冰星.調節馱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醫辨證的關係[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l996,16(8):474-476.  [14]趙家琪.心氣盛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及補益中藥對淋巴細胞作用的初步研究[J].遼寧中醫雜誌,1982,(12):47-50.  [15]廖家楨.冠心病心氣虛證臨床微觀辨證初探[J].上海中醫藥雜誌,1987(11):2-6.  [16]魏強華.複方四參飲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5,15(3):144-146.  [17]李承軍.老年虛證自由基代謝機理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雜誌,1988(12):515.  [18]周英,譚國民,俞彬,李占平.心虛證患者血漿腎素、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變化的觀察[J].貴州醫藥,1996,20(5):260-261.  作者簡介  陳輝(1983-),女,碩士研究生學曆。現為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綜合?老年病科中醫內科主治醫師。  通訊作者簡介  羅鋼(1982-),男,現為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心腦病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