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戰前準備(1 / 2)

再看《太上忘情錄》,主要以情入道。

萬物皆有情,一情入道很廣泛。

如果沒有修煉《道德經》,然後就直接修煉《太上忘情錄》,沒有強大的慧根和悟性,很有可能會走火入魔而死。

當年,洛河強行修煉《太上忘情錄》,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所以,時也命也,轉生之後,劉念再次拿到《太上忘情錄》,當然不會走以前的老路,肯定會慎重修煉。

“《太上忘情錄》,忘情之道並沒有錯,而且十分強大,隻是並不適合所有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忘情之道。”

劉念看著手中的皮卷,自言自語道。

忘情即是無情。

無情冷血的人,已經與萬物背道而馳,也就是道家所說的陰陽相斥。

萬事萬物,都不能違背陰陽規律,陰與陽,就是道得極致。

如果能突破道得極致,變更改變陰陽規律,可惜,這樣的人暫時還沒有。

“太上忘情,我何不以情入道,當年因情斬情,我要與太上忘情背道而馳,太上有情,入終極之道。”

劉念在心中堅定了自己的目標,然後將皮卷放入小木盒,再放回原處。

本來,他想將這本《太上忘情錄》殘卷銷毀,以免禍害更多的人,但是轉念一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際遇,感悟的道也不同。

即便這是一份殘卷,也算是入道的指引,隻要道心強大,依然可以自創功法,感悟更加強大的道。

所以,劉念離開了洛河房間,再次回到了洛水河畔。

這洛水河,給劉念一種特別的感覺,隻要站在河邊,心裏仿佛十分安靜。

正所謂,修煉之道,講究的便是心靜如水。

隻有心靜,不管是悟道,還是修煉功法,都能事半功倍。

“《太上忘情錄》主修劍道,而我使用的武器卻是刀,這正好與它相反,或許就是天意。武器隻是一種形態,刀也好,劍也罷,目的隻是為了道心更強,實力更加強大罷了。”

劉念拿出久違的菜刀,想要《太上忘情錄》的功法後,喃喃自語著。

道家修煉,首先修精、氣、神,三者達到圓滿後,便可以真正的踏入修真行列。

劉念盤腿坐在洛水河畔,閉著眼睛,聚精會神的聆聽水的聲音。

水聲與自己的心聲融合,仿佛大地與自己心意相通一般,這就是所謂的道家窺天地,感悟自然之道。

道不在多少,但一定要精,劉念既然選擇以情入道,感悟到其他的道,便是輔助作用,所以,接下來他要如何以情入道?

情分多種,有愛情、親情、友情等等。

入道,其實並不難。

但是入道之後,將要麵臨道路的坎坷,如何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這才是一個修道之人的難題。

劉念艱難抉擇後,還是以愛情入道。

不管是宓妃,還是洛神,不管是葉雪,還是葉雨,人雖然變了,但是他們的愛情沒有變,七彩神石內許下誓言,即便是萬世輪回,都無法忘記。

所以,無論多久,劉念都無法脫離這份愛情的因果。

劉念在心裏,時刻思念著葉雪和葉雨兩姐妹,又與宓妃的甜蜜記憶相互碰撞,那份久違的愛情,終於在心中開花結果。

他眼睛猛地睜開,拿著菜刀在手中揮舞,練習著《太上忘情錄》內的功法,以劍道為基礎,自創刀道,有情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