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何謂“道”(1 / 2)

古人常說,相見不如懷念,難舍難分最思念,都是有理的P話。

還是懷念不如相見,即便是轉瞬即逝,那也相見過,再者懷念依舊,情到深處,愛之深。

雖然劉念依依不舍,但是佳人早已化為青光,永遠的消失在天地間,她也算沒有遺憾了。

此時,劉念隻恨自己太弱小,無法替母親報仇雪恨,洛河的身世之謎算是解開了,但是洛河的前世,又是誰呢?

洛河的轉世又是誰呢?

這些撲朔迷離的故事,就像一幅畫卷,慢慢的在眼前展開,隻要將畫卷全部打開,所有的撲朔迷離,將會真相大白。

而這幅畫卷的展開,十分的困難,需要強大的力量去展開,一切的緣由,似乎又回到了力量的起點。

不管在哪裏,在什麼世界,都要有強大的力量,否則,無法守護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時,劉念突然想到愛人的話。

想要變得強大,就必須修煉才行,而自己已經是個凡人,想要再次修煉成神,恐怕要吃很多的苦,或者,是尋常人的千萬倍。

但是,他從來都不怕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苦吃的越多,後麵的甜將會呈幾何倍的增長,相反,甜吃的越多,後麵隻會更痛苦。

既然,起因是《太上忘情錄》惹的禍,那麼,了結這份果,還要從《太上忘情錄》開始。

劉念不再多想,趕緊向洛河房間跑去。

當年,他把《太上忘情錄》藏在隱秘的地方,結果還是被宓妃發現了,現在,憑借著零散的記憶,還是希望能找到它。

再次踏入洛河的房間,裏麵收拾的非常趕緊,簡直就是一塵不染,一天三次,都有人來打掃。

所以,以前的擺設也沒人敢動過,劉念憑借零散的記憶,很快找到了《太上忘情錄》的藏匿地點。

還是那個小木盒,依然沒有變化。

劉念小心翼翼的打開小木盒,裏麵有一張皮卷,靜靜的躺在小木盒裏麵。

拿出皮卷後,劉念想要觀看裏麵的內容,發現皮卷上麵的文字,一個字都看不懂,簡直就跟天書一樣。

歪七扭八的符號,再看一會兒,恐怕就會眼冒金星了。

劉念不敢再多看一眼,憑借腦海中零碎的記憶,然後試著去想起《太上忘情錄》的內容,發現跟道家的《太上忘情錄》一模一樣。

這時,劉念才驚醒,狠狠地一拍腦門,原來這份修煉功法,竟然是太上老君創出來的道教秘典。

隻是,《太上忘情錄》的修煉難度,與其他的秘典功法相比,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太上忘情錄》,講究的是天賦與天資,隻有理解《太上忘情錄》的人,才能真正感悟其中的奧妙。

而無法感悟的人,要是生搬硬套的話,肯定跟洛河的下場一樣,隻會生死道消,害人害己。

根據現代人,對《太上忘情錄》的評價,它亦正亦邪,乃是道家功法的巔峰之作。

因為《太上忘情錄》修煉要求太難,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私藏。

為了能讓道教繁榮昌盛,天上老君將完善後的《太上忘情錄》,複印出數不盡的副本,讓更多的人參悟,希望能夠感悟太上忘情之道。

劉念自然也讀過這本書,《太上忘情錄》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但是裏麵的道理太多了,恐怕就是一生,也很難頓悟出自己想要的道。

當年,太上老君為了弘揚道教,化身為凡人老子,廣收門徒,講授傳道,最後才有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局麵。

一切,都是老子的影響,道家,才是人類的源頭。

後來,老子傳道有功,教化更多的凡人,最終能踏入大道,天道授予他功德金光,直接騎著青牛,踏入函穀關離去。

道家涵蓋最廣的便是《道德經》,其中通俗易懂的比較多,隻要不是平庸之輩,就能從《道德經》中悟道。

悟道分高低,高者少,低者多。

而《太上忘情錄》,為太上老君的得意之作,但修煉太難,隻能等待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