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半夜敲門(1 / 2)

“哦,現在什麼情況了?”雖然趙凱之前就有準備,但聽到公司真要轉賣還是很振奮。

曹小琴理了理飄到臉上的一縷頭發開始說起公司的情況。

原來,公司的兩位股東王建國、王建斌兄弟二人在去年1月份,用公司抵押給銀行,貸款2億資金去參加一個什麼投資公司的投資。這家投資公司兩年前開始集資的,投資公司說在國外買了不少礦產準備開采,因資金不足集資,說好半年期的分紅不會低於投資的15%,而且滿半年隨時都可以把本金拿回來。

本來這種看上去有些騙局的事情,他們兩兄弟是不會輕易上當的。可介紹的人是中央某部委的退休幹部,而且在得知那個部委很多退休幹部甚至有些廳局級退休幹部都參與進來了。本著沒人敢騙到中央部委退休老幹部身上去的想法,他們兄弟前年6月投資了1000萬進去,果然在去年1月時半年分紅150萬。這讓他們兄弟倆就更加放心了。

於是去年1月不僅沒有把分紅要回來,而且本金和分紅都再次投進去了。為了多一點投入,兩人商量後,把公司抵押給銀行貸了2億投進去,銀行一年期抵押貸款不過6%的利息,除去銀行利息,一年下來的投資回報率最少也達到24%。

在貸款前,他們還謹慎的了解一下投資公司說的那些礦產情況。網上還真有說這些礦產被投資公司購買的,不過是在飛洲的幾個偏僻戰亂不斷的小國家,兩人也不可能冒險去實地勘察。這時又了解到有一些基金公司也參與了那家投資公司的集資。

通過這麼多事情的印證,他們徹底放下了心中的疑慮,把貸的2億資金全部投進去了。可是好景不長,今年9月份有一家投資金額比較大的小型基金公司,突然要求全部退回本金和分紅,投資公司以公司正在開發礦產,資金不足為由緩退資金。剛開始那家基金公司也信了,不過要求過1個月必須退,因為基金公司有不少基金持有人開始要求兌現,他們現金緊張。可是到10月底還是無法退還本金和分紅。

那家基金公司這下感覺有點不對,才報了案。誰知,公安去找那家投資公司法人時,才知道已經逃到國外去了。這下就捅出了馬蜂窩了。原來這是一家從頭到尾都是騙子的公司,那些人拿的分紅,不過是不停的從新投資人那裏得到錢挪過去的。經過一番偵查才得知投資公司是一個5人團夥的非法集資詐騙案。抓住3個人,還有2個逃到國外去了,涉案金額達到106億之多,受騙人員更是不不計其數,不僅普通老百姓和一些企業公司,而且很多中央部委退休老幹部也受騙。

王氏兄弟自從去年11月知道這個消息就哭了,要知道他們是把全部身家都投進去了,銀行抵押貸款到12月底就到期了,這要還不上,那公司就沒了。為了保住公司他們開始四處借錢,把一些房產也快速變賣了,但也隻籌到3000多萬,離2億太遙遠了。

12月底,銀行已經催過還款的事情了。在得知王氏兄弟的錢,投到國內目前最大的非法集資詐騙案中時,更是催得緊了,說要還不就要收回公司。後來好說歹說把還款期推遲到2月底,但利息要先還。王氏兄弟沒辦法隻得先還了1200萬的利息。就開始找買家,要知道給銀行收回的話就隻能按2億收回了,但公司正常市值應該在3億左右的。

最近有一個買家在和他們兄弟兩人談買賣的事情。但對方壓的價太低了,直接壓到2億2千萬,這兄弟兩當然不能接受了,所以就耗在那。

趙凱聽完這些情況後,感歎這些人真是貪心蒙蔽了雙眼,這麼明顯的騙局都能騙到這麼多人,而且還有不少是所謂的精英人士。人家有那麼多礦產直接抵押給銀行貸款不更省成本嗎?還用給你們那麼高的回報?前些年就爆發過好幾個類似的詐騙案,而且有的影響還特別大,涉案金額也是達幾十億,其中有個什麼植樹造林的。這些都是換湯不換藥,最關鍵一點就是利用了人的貪婪本性。

“那現在兩位董事是什麼態度?”趙凱很擔心王氏兄弟沉不住氣把公司賣給別人了。

“兩位王董還在等出價高的,或等那家公司把價格抬高,具體他要想賣多少錢就沒人知道了,最近唐總也是忙的團團轉,而且也在幫忙聯係人收購公司呢。不過聽唐總說,隻要在2月底前有人敲定收購公司的話,銀行就不會催得那麼緊張了。”

聽到是這樣,趙凱的心還是無法放鬆,隻能祈禱王氏兄弟能沉住氣了。等吃完火鍋,趙凱帶曹小琴到另一層看電影了。電影是國產片,都市愛情喜劇類,趙凱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曹小琴看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