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二)1(1 / 2)

澤元看看他,笑了,說道:“小鍾同誌,你把全市新小學、中學的校址都選了,說明你幹工作很勤勉很努力,很好,應該表揚。可是,在師資問題,你依舊沒跳出舊框框。師者,是德、智先行者。不過你不能忘記,這個遼遠市遭受日本帝國主義奴役幾十年的苦難土地。在這塊土地上日本人實行完全嚴酷的奴化教育,上了中學就必須到日本去學習,小學的五、六年級就用日文上課。勞動人民的子女根本不能上中學。凡是上中學的人,都是有錢人家,不是日偽高官就是資本家和地主。這些人的子女到日本上學不過十四、五歲,讀完大學不過二十多歲。他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死心塌地當漢奸。凡是當漢奸的,幾乎全部被咱們抓了去。很有可能他們對新社會沒有好感,但是他們必須養家糊口,找件事情做做。這樣一來隻要我們對其進行思想改造,用不了多久他們會有所改變的。我堅信經過我們的艱苦工作,艱苦的思想工作之後,他們一定會成為我們的同誌。小鍾,要記住這句話:人的思想是可以改變的。咱們共產黨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砸爛這個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的。”

鍾向左並不服氣:“咱們是講階級、階級鬥爭,這是立場原則問題,決不能調和妥協的……”

澤元哈哈一笑,說:“咱們共產黨是講階級、階級鬥爭,是講原則立場的,不能調和妥協的。可是新中國是建築在舊中國破爛基礎之上的,你上哪兒去找一塊現成的純正的無產階級地盤。我們必須挖掉舊基礎,砌上新中國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要通過對人們進行思想教育,去掉舊思想,樹立新思想才可能有咱們新中國的高樓大廈。”

鍾向左仍然不買帳:“我可沒有那份閑心去和舊知識分子糾纏不清,他們蠻不講理,……”

澤元斂住笑,說道:“話不能這麼講,舊知識分子也有品行端正、清高自傲的,也有人品和學問都很高的,他們不與舊官僚同流合汙、不肯當漢奸賣國賊。當然也有很壞的,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好的。你不能一蒿杆打翻一船人。學校是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你是教育局長、黨組書記,做思想工作是你本職工作,你必須要有思想準備打持久戰,改造舊知識分子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要怕反複怕挫折,要打持久戰、反複的衝鋒挫折,再衝鋒失敗,直到最後勝利!”

聽到這兒,鍾向左隻能撓頭,不言語了。

澤元帶他們回到辦公室,說:“小林,你今晚起草一份報告,請示東北局和東北行政區政府要求給我市調進一批高中、初中和小學教師,人數大約一千五百人;還有因為要建立師範學院,請調進一批高級知識分子任教。考慮到東北地區人材不足,請允許由本市赴華東地區江浙、西南地區四川等地進行招聘,然後納入國家幹部編製。”

林嵐立刻答道:“是,今晚我立即起草好。”

此時澤元桌上內線電話響了,澤元叫林嵐他們退出去。

“喂,我是文謙。”澤元對折話筒講道。

“我是宗力,講話方便嗎?”

“方便,請講。”

“是這樣的,”宗力說道,“前些日子我曾提醒你提防一點你手下的單副主任。他叫單仁義,疑點很多。這是因為我曾經派人去山東了解過此人,當地黨委說此人是叛逃人員。今天當地黨委發來正式函件澄清改正了,這是一個誤會。當地有兩個叫單仁義的,一個二十七歲,是你們那裏的。另一個三十七歲,曾經是山東根據地黨的縣委幹部。一九四七年國民黨重點進攻山東,他嚇破了膽叛變投敵。解放後下落不明,直到今年一月份,廣東佛山市清查反革命逃犯,才將其抓獲。半個月前才通知山東,當地黨委這才發現錯誤,特別來函更正。”

“哦,這麼說小單是個好同誌。”澤元鬆了一口氣,“我一直不敢交給他重任。”

“現在沒問題,你可以給他壓擔子了。”宗力說。

“好,我想讓他去社會局任局長,你認為如何?”

“可以,我和老鄭他們通通氣,你就先讓他上任去吧。”

“好的,就這麼辦。”澤元放下電話,叫林嵐他們進來。

鍾向左他們走出澤元辦公室,在秘書室裏呆著。鍾向左拿著兩張戲票說:“林主任,這是文化俱樂部今晚八點的戲票,是解放軍總政文工團首次來遼遠慰問演出,這是給教育係統專場。這兒有兩張票,前排正中,給你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