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1(2 / 2)

“請組織放心,我們一定學會做思想工作!”

兄弟倆正準備走了,渝梅攔住他倆,問道:“任哥不是同你們在一起嗎?”

“任哥在接官堡和我們在一起。後來我們隨解放軍去追擊國民黨匪軍了,後來又是剿匪。任哥被爸爸命令留在長壽主持縣委工作了,再就斷了聯係。”長武說。

“聽人說,任哥好像成了長壽縣委書記啦。你寫封信代我們問問好,行嗎?”長文請求道。

“好,今晚我就給任哥寫信。”渝梅答應道。

五天之後革命大學在全市招收新學員,條件很簡單:年齡從十六歲到五十歲都可以;性別不限,文化水平中學畢業肄業皆可,個人曆史清白,身體健康,有要求進步,跟共產黨走,願意為人民服務。

由於重慶剛解放,雖然國民黨軍隊已經潰敗,但是卻留下大批潛伏特務、反革命分子。人心尚不穩定,還在觀望。所以招收廣告在報紙上刊登的頭一天,僅僅有幾十人來報名,當他們聽說革大同解放軍一樣實行供給製,吃穿與連排級幹部相同,每月隻有兩萬元(此時使用舊人民幣)津貼。而當事工廠工人每月工資是三十萬元(舊人民幣,相當於新人民幣三十元)。學徒每月工資都有十萬八萬(舊人民幣,相當於新人民幣十元八元)。其中大部分人認為上革大既不能當官、又沒有錢,無油水可撈,都走了。可是還是有人一不圖當官、二不圖發財堅決要求進革大。一對老夫妻給兆琪留下深刻印象。那天兆琪正坐在輪椅上看文件,一對老夫妻進來了。男的五十歲左右,頭發胡須都已斑駁,戴一副度數很大的近視眼鏡,眼鏡的一條腿斷了,用一條橡皮筋掛著,身材高瘦,腰板卻筆直。滿口江蘇口音自我介紹道:“我叫楊壽凡,江蘇蘇州人民,早年畢業於上海複旦大學,學的是國文,畢業後一直在江蘇、四川各大中學教書。”女的用滿口江蘇話自我介紹:“我叫李瑛,今年四十五歲,畢業於中國美術專科學校,是徐悲鴻先生的女弟子,學的是中國畫。畢業後即與楊壽凡結婚,後來一直在中學教美術。抗戰後內遷四川,就在四川全省輾轉教美術。四六年我們夫婦參加廣大師生的‘反內戰、反饑餓’運動,上街遊行,演講。夫婦倆雙雙被反動派抓進監獄關了兩年,因為沒有共產黨背景被放了出來。可是從此就失業了,四處尋找工作,都被拒之門外。為了生計,我先生隻好在街頭擦皮鞋,我呢,在街頭賣畫。”

此時李瑛已經淚流滿麵了,“先生在街頭擦皮鞋,國民黨反動軍警特務經常來找茬,把先生打得滿地亂滾。同時還到我攤子上撕畫掀攤了……”講到這裏李瑛竟失聲大哭起來。

楊壽凡緊握著拳頭說:“李瑛別哭,國民黨反動派整不死我們。今天解放了,我們倆口子一定進革大,跟共產黨走!”

兆琪看見楊壽凡身穿一件破舊棉袍,補巴連補巴,領口袖口都毛了邊,棉袍衣襟上還有鞋油汙跡。李瑛麵容清瘦蒼白,可以想象年輕時是位美女,身穿一件舊旗袍,顏色都洗褪色了,一雙布鞋都毛了邊。想想他們說的不會是假話。說道:“楊同誌,李同誌,你們進革大,我們歡迎,可是這裏待遇不高又是集體生活,你們家中有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