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這位同誌是鋼廠總廠下放到咱們公社來勞動的,大學生,沒幹過咱們這種粗活,多照顧照顧。辛書記說了,照樣依工分計酬。”
老李笑道:“喲,辛書記真照顧我,分個大學生來篩沙,篩沙還要蘸墨水不成?我這兒盡是些婆婆媽媽姑娘媳婦,還有半截子麼爸(方言:指十五、六歲的青少年)。弄個大學生來,抬不能抬,擔不能擔,搞些啥子名堂(方言:事情)。”
雖然不太聽懂這些方言,長勝還是明白老李對自己的到來時心存不滿的,他一言不發,抄起扁擔就幹,暗下決心一定要堅持下來。
一天幹下來,肩頭腫了,兩腿如同灌了鉛,邁不動步,爬不上床。他咬著牙堅持著,熬過三天之後,他肩不疼了,腿也有力氣了,越幹越起勁。老李誇道:“小夥子有誌氣!好,老子過去看扁了你,你有種!”
這個組一共有十四個人,其中有兩個四、五十歲的老嬤嬤,五個三十來歲的媳婦,兩個十八、九歲的大姑娘,剩下五個男的,除了老李,還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小豆豆,兩個二十幾歲的大小夥子,最後就是長勝了。底下抬籮筐,原本是老李和一個叫賀積德小夥子的專利。這一天賀積德說:“李組長,你個子矮,咱倆抬,有些累人,你看長勝和我一樣高矮,你叫他來抬。”
老李同意了,叫長勝放下扁擔,和賀積德抬籮筐。長勝說:“行,不過,請賀同誌照顧點兒,我是第一次抬。”
倆人抬了幾趟,賀積德說:“大學生,你的適應性很強,咱倆抬籮筐很順手,太好了。”
長勝笑了,說:“老賀,多虧你的關照。”
很快長勝和賀積德就混熟了。賀積德已經二十八歲了,六二年就高中畢業了,沒考上大學,回鄉務農了。因為家庭出身問題,所以沒入黨也沒入團。
那兩個大姑娘都是江佑縣城下放的女知青,聽說長勝是北大的大學生馬上過來搭話聊天,說要跟長勝學習數理化。果然第二天她們就拿來幾本文革前的幾何、代數教材請教。長勝隻好耐著性子給她倆講解。
和賀積德抬筐時長勝問道:“老賀,這些都是初中的幾何、代數,你該會吧?”
賀積德笑了,說:“初中的東西,我倒是會。不過她倆不是想學東西,而是別有目的。”
“啥目的?”
“人家是撲你這個大學生招牌來的。”
“這又有啥用?”
“談對象唄。”
“胡說,我已經結婚了,都有了孩子啦。談什麼對象!”
當賀積德把這些話傳過去之後,兩個姑娘再沒有來打擾長勝了。
月末辛俊臣派人去鋼廠取工資,江成青告訴手下:“不準給晏長勝發工資!”
辛俊臣叫欒子祥依照篩沙組記得工分發工資。當月長勝領了六十二元九角錢。長勝就在篩沙組一直幹到次年四月。當大江漲桃花水之後,就無法篩沙了。
欒子祥就從直屬隊組織了一百二十多人分成四組,來到白岩坪後山溝開采石頭。鋼廠需要五千立方米三十到十五厘米大小的塊石。
這些人在山溝裏搭起草棚,壘起柴灶住下了。然後打孔放炮。經過幾個月鍛煉,長勝已經成了一個能抬能扛的壯小夥子。幹了兩天之後他對篩沙組的組長老李,這時老李已經是打塊石組二組組長說道:“老李大哥,讓我來打炮眼,裝炸藥,行嗎?”
老李看看他:“喲,大學生會打孔放炮?”
長勝笑笑說:“試試吧!”
於是他叫上賀積德,拿著大錘和鋼釺,選了六、七處地方打了幾個炮眼,每個炮眼裝了三到五筒炸藥,那炸藥是硝銨炸藥每筒二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