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二)(1 / 2)

長勝估算了一下,這裏一共有八個炮眼,裝了十公斤炸藥,然後他在地上劃了個爆破示意圖,對賀積德說:“我這八炮,恐怕能炸出二百多方石頭來。”

賀積德不信,“能有那麼多?”

老李聽到了,說:“大學生,你是在充殼子吧(方言吹牛皮)。”

長勝也不爭辯:“老李大哥,放完炮,你就瞧好吧!”

果然,八炮響過,足足有四百多方石頭被炸下來。

“哇,大學生真神啦!”賀積德叫開了。

“這算是他運氣好,不算數,再來一次,看看行不行。”老李不肯信服。

長勝帶著賀積德又選了一處,打了十二個深眼,裝了二十公斤炸藥,告訴老李:“這一炮下來,可以炸五百方來。”

“真的?”老李有些懷疑。

果然,炮響之後,足足有六百多方石頭被炸下了地。

這一下老李信服了,豎起大拇指:“大學生,神啦!”

老李趕緊把這件事告訴了欒子祥和辛俊臣,倆人一聽高興極了,辛俊臣說:“老欒,這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讓他專門給四個組都放炮。又省工又省炸藥。”

欒子祥說:“好的,就讓他擔任專業爆破組長。”

於是欒子祥在山溝裏召集打石隊全體說:“從今天起咱們讓晏長勝同誌任四個組的專業爆破組長,讓他指揮打孔放炮,裝炸藥。每個組都給他記一天的工。”

“哇,長勝,你每天可以記四個工,一天頂四天,發財啦!”賀積德說道。

長勝並不介意,隻是埋頭幹活,他讓賀積德當他的助手,幫助選炮眼,裝炸藥。

這個塊石一立方米是四元五角,去掉百分之四十五的管理費,工人隻能拿到二元四角七分五。在長勝沒來之前,老李他們每人一個月能掙七、八十元錢。由於長勝的高效放炮,到月底,塊石量已經達到了一萬多方。鋼廠方麵非常高興全都收購了。為此還追加了兩萬多立方米。原來訂合同時欒子祥估計兩個月才能完成這五千立方米的,所以提出的是個保守數字。

月底結賬時,每人工資都是二百二、三十元。欒子祥拿著工資單不敢簽字,他拿著工資單找到辛俊臣。

辛俊臣看過後,問:“是不是會計算錯了?”

“不會錯,直屬隊會計是公社的老會計,算盤精得很。”欒子祥說。

“那隻有把四個組長找來問個究竟。”辛俊臣說道。

四個組長都來了,辛俊臣問道:“這個月你們咋個會打這麼多石頭?”

四個組長異口同聲:“是大學生給我們打炮眼裝炸藥,炸下的石頭多,幹一天頂過去三、四天的。”

“哇。”辛俊臣明白了,對欒子祥說:“你把長勝找來,我問問。”

欒子祥把正在屋裏寫論文的長勝找來。

長勝見到辛俊臣,問:“辛書記,有什麼事情?”

辛俊臣問道:“你在鋼廠當過處長,每個月開多少錢?”

“我是以副處代理處長,每月九十八元。”長勝答道,“正處是縣團級每月一百二十元。”

辛俊臣點點頭說:“嗯,不錯,一個縣長的一個月工資隻能買一隻上海表。同誌們,你看看你們工資表上每個人都二百好幾十塊,足夠買二個上海表了,頂兩個縣長了,是不是太高了些?”

長勝沒弄明白他的話究竟是什麼意思,說:“辛書記,這樣不好嗎?按勞取酬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分配原則呀。”

“那也太高了,應該降一降。”辛俊臣說道。

“降?咋個降法?”長勝問道。

“我的意思從你們工資中再抽取百分之五十來做管理費,為集體積累財富。你們認為如何?”

“辛書記,這樣做不好吧,是一種平均主義,完全抹殺了人們的勞動積極性。”長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