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紹城之圍(2 / 2)

“大王過譽,此計還多望司馬大人以及前方將士配合,方才有此奇效。也得益於我海州國的地形地勢。我海州國東麵向海,西南北三麵是疊疊群山,僅東麵靠海有大麵積的衝積平原,海州國國都正好位於衝積平原中部,而被圍的紹城乃北部重地,四周環山,北部三寨之間由官路連接,進出邊境,必經三寨而過,無其他大路可行。陳國派兩萬軍隊一日一夜奇襲我邊境三寨,直達紹城,陳國本意應是快速攻下紹城,搶掠一番而回,必定不會帶有過多糧草,而今紹城一時難以攻下,已圍城數日,陳國也應早已改變策略,逼迫我國答應城下之約,既然如此,陳國圍城之軍糧草必定出現短缺,需要後續運輸糧草,才能長期圍困紹城,而陳國主力大軍正在與莒國和蔡國邊境對峙,並無多餘軍隊,所以隻需要切斷陳國糧道,形成包圍之勢,陳國圍紹城之軍,必定人心渙散,無心作戰,隻需派出軍隊與之對營而建,陳國必定主動與我國和談,屆時,主動權就在我國。”白雲先生婉婉道出此次計謀的意思。

“原來如此,白雲先生果然神人。計謀期間精密之處,竟如此精確。”海州國君聽完白雲先生的解釋後,更加稱讚道。

“大王過譽了,很多事情,隻要有情報便可知曉,當初大王派人請我來議事時,我便命門人去調查此事的情報,我依靠獲得的情報,才做出了這些判斷。”白雲先生說道。

“白雲先生不必謙虛,白雲門可謂天下第一名門,自起家至今,培育多位文武之才,我海州國內有白雲門在,果然是幸事。”海州國君欣慰的說道

“我白雲門在海州國內,曆經數代至今,深受海州國照顧,雖未有人在海州國效命,但祖上有命,凡提供我白雲門庇護者,隻要有難尋至我白雲門,必全力相助,這是曆代白雲先生代代相傳之命。”白雲先生向海州國君說道。

海州國君錢忠懿聽白雲先生如此說道,有些欲言又止,便轉換話題問道“那接下去就是等待陳國來使了嗎?”

“是的,大王,現下,可商議與陳國談和條約內的具體內容了。”白雲先生說道。

“先生不如一起商議,以幫我海州國爭取更多利益。”海州國君說道。

“大王有此意,我白雲必輔之。”白雲先生說道。

“今天司空也在,正好一起用晚膳,一同商議和談具體細節。”海州國君說完,便命人去擺宴。

圍城的陳軍得知糧道被斷,丘明寨被奪,深知其劣勢已現,速命人點播一萬軍,前去清理後路,並欲奪回丘明寨,當陳軍趕至丘明寨時,發現丘明寨已有過萬海州軍防守,隻能悻悻而回。剩餘圍城的陳軍發現海州國援軍已到,逐嚴閉營門,堅守不出,與海州軍相勢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