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老農情緒多少有些激動了起來,把手裏的鐵鍁狠狠滴紮在地上道:“對,日鬼鬼子都趕走了,四百萬國軍也趕到海峽對岸了,難道還幹不倒他幾個腐敗分子!”
皮一橋覺得時間也差不多了,站起來道:“你說的沒錯,日本鬼子都趕出中國去了,幾個貪腐分子又算的了什麼!”說完跟大家揮手告別,騎了單車往大劉莊而去。
不多時,眼前便是大劉莊了,因為事先並沒有打招呼,皮一橋直接往劉明義家而去。
進門的時候,劉明義一家人正在吃團圓飯。見皮一橋上門,劉明義顯然感到非常意外,急忙站起來,迎了上來,拉了皮一橋的手便要讓入座一塊吃飯。劉明義的女人也是熱情招呼了一陣。皮一橋在家已經吃過了,也不好打擾他們一家人的團員,就說去村裏走走。劉明義要跟著,皮一橋也沒讓去。
中秋節,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還是非常重視的,祭祀先人,祭拜天地,慶祝團員的同時,也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全家和順。村裏大多數人都認識皮一橋,走在街上就不時有人邀請去家裏吃飯,皮一橋一一回絕,最後在村中的大槐樹下落腳,跟大家攀談了起來。
農民的思想樸實無華,隻要稍微對他們好一些,就能讓他們心存感激。大家一開口自然是一堆讚歌,無外乎今年的收成好了,要感謝這位土生土長的年輕副鄉長給村裏做出的貢獻,有些人甚至從家裏拿出秋收的花生、豆子讓皮一橋回去的時候帶上,也是一片心意。女人們總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懷,便要給皮一橋張羅找媳婦,又把四鄰八村的大姑娘細數了一遍,說隻要皮鄉長有看上的,便包在他們身上了。加上農村結了婚的女人便要放肆一些,不免說些葷話,便不時傳出一陣陣哈哈笑聲。
閑話一陣,皮一橋便把話題往正題上轉移,道:“咱們的糧食產量上來了,可還是不夠富裕。我剛剛在村裏轉了一圈,發現好多家住的都是土培房,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我們不僅要吃飽飯、穿暖衣,還要住小洋樓、開小汽車、當大土豪,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比城裏人的錢還多,日子過的還滋潤。”
大家好好好地叫了一陣,臉上的表情卻並不大怎麼相信。一個站在人群後麵,端了飯碗的農民就扯著脖子喊道:“皮鄉長,你說的挺美,我去外麵打工的時候,也見人家南方的農村確實已經達到了你說的這個標準,可咱們這裏窮山惡水,又沒有工廠,想要實現恐怕是懸!”
皮一橋笑笑道:“南方人是人,我們也是人,我們不比南方人少胳膊缺腿,南方人能實現的,我們怎麼就不能實現呢!窮山惡水,我們就把它變成青山綠水,沒有工廠,我們就建工廠,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好好幹他三五年,我就不信咱們大劉莊富不起來!”
此言一出,大家便激動了起來,議論紛紛一陣。
這時坐在一旁的一個銜了旱煙鍋子的老漢,吧嗒了幾口煙,慢悠悠開口道:“皮鄉長,你確實是給大劉莊辦了一件大好事,把大劉莊老百姓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給解決了,大劉莊全村老百姓都應該感謝你,可你剛才說的這番話,我覺得這嘴張的有點太大了。”
誰能想到這個時候有人出來找茬呢,皮一橋不免一陣尷尬,旁邊一個人拽了一下皮一橋的衣服,輕聲介紹道:“這是村裏的老支書劉滿堂,已經是快八十的人了,是劉明義的本家叔叔,這些年跟劉明義之間一直有些矛盾,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就是下來了,心裏不平衡。說白了就是故意找劉明義的茬。畢竟是本家叔叔,劉明義也是拿他沒辦法。”
皮一橋便笑著蹲在了老漢的身旁,語重心長道:“我知道,您是村裏的老支書,也是老革命了,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都多,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都多,您的寶貴經驗,我們這些年輕人恐怕一輩子也學不完。可是咱們大劉莊,以至咱們山南鄉老百姓現在的日子確實還不富裕啊。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得想辦法,謀出路,隻有大家幹起來,才能有希望,才能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您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