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好像是朝廷的岐王殿下要來豐州,擔任豐州防禦使和天德軍都指揮使。”旁邊的老張頭略感自豪地說道。
“啥?天德軍都指揮使?這天德軍還剩多少人啊?連東北邊的仆骨都打不過,唉!這岐王殿下來幹啥,會不會朝廷想起我們來了!”
“嗯嗯,可能是,我們這豐州總管竟然是一個親王啊!肯定是陛下想起我們來了!蒼天有眼啊,陛下聖明啊!”老張頭激動哭泣著說道。
……
岐王李健領兵成功回歸北受降城,如此風光的時刻,任是誰都想走在最前麵。李存孝和史敬思二人果斷的將輜重以及文書交給下麵的人管理,自己則騎馬趕到了李健的身邊。
此刻,在李健的身旁擁簇著文武五人。文隻有有敬翔一人,少年張汙落算是半個,武有李鑫、李存孝、史敬思,這五個人當中除了史敬思以外,餘下的人都是一開始就追隨李健左右的老班底,一路上的驚心動魄,又深入草原,分化仆骨,所以這次的封賞絕對少不了,所以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好。
還沒等看到北受降城高聳的角樓,就已經聽到震天的嘈雜聲漸漸由遠而近。等他們這支隊伍出現在百姓視野中時,歡呼聲更是達到了一個沸點。
李健看見都城外官道兩旁的草叢中都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管道上則是兩隊維持秩序的士兵,他看得出來,這些士兵全是他的侍衛親軍,這讓李健徹底的放下了心。
不是李健膽小怕死,而是他害怕有些人想要他的命,畢竟從他真正崛起以來,李健可是殺了不少人,他不能保證那些被殺的人沒有個親人不幫他們報仇。
全軍上下,除了李健見過這種人山人海的場麵,其他人哪裏見識過這等壯觀的景象,一時間都有些傻眼。北受降城百姓的熱烈程度,當真是出乎眾人意料。
敬翔策馬行在李健的前方,扭頭說道:“殿下,您最好還是穿上鎧甲吧!”
李健知道敬翔所指,哈哈大笑道:“子振也都小心!”
等李健策馬來到眾人麵前的時候,所有人便如同米諾骨牌一般,全都跪在了地上。
“臣等拜見殿下!”
“草民拜見殿下!”
……
整個北受降城的官道上,無數的人流,包括擔任守衛工作的侍衛親軍,全都跪伏在地高聲呼喊著。
這一刻,喊聲天地震蕩!
這一刻,李健黯然失神!
讓李健失神的不僅是因為無數人的跪拜高呼而感受到的惟我獨尊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旁邊跪在地上的百姓眼中的殷切期盼。李健在這一刻突然感覺自己背負著重大的使命與責任,大浪淘沙,淘不盡的是這些百姓,這些最為淳樸善良的百姓。
“都起身吧!”李健大聲說道。
“謝過殿下!”
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喊聲。
李健迅速翻身下馬,大踏步地向著百姓走去,一直站在他旁邊的敬翔、李存孝等人也是默默地跟隨在他身邊。迎著朝陽,一身紫金色鎧甲的李健出現在旁邊無數翹首以望的豐州百姓麵前。
烏黑發亮的頭發被鬧龍垂頭紫金冠束起,掛著如意盤雲紫金披風的狻猊明光鎧在朝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筆直的身姿如同出鞘的寶劍,光芒四射。
“殿下,不能再前行了。若是有刺客欲圖不軌的話,在如此眾多的百姓中,恐怕……”敬翔緊走兩步跟上李健,低聲勸誡道。
現在人已經夠多了,誰知道李健並沒有去見那些官員,而是直接去看那些立在旁邊的百姓。若是那些百姓有刺客出現,恐怕李健凶多吉少,敬翔隻好對著李鑫和李存孝等人使了一個眼色,二人心領神會,立馬上前貼在了李健的旁邊。
對於旁邊等人的舉動,李健並沒有阻止,雖然他自負武藝高強,就算出現刺客的話,他也能應付,但是凡事難免會有意外,有李存孝等人的保護,他的的安全又增加了一絲保障。
看著這些衣著樸素甚至有些破亂不堪的百姓,李健突然覺得心裏有些難受。每次朝代更迭,受傷的總是這些善良的百姓,除非統治者暴虐不堪,否則這些百姓不會造反。
就如同現在的大唐,從他們的眼睛裏,李健看到了希望期盼,那是對於大唐的希望和期盼,隻是因為他們心中記得,他們是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