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流浪的書(2 / 2)

“過兩天我要走五七幹校,我們這樣輕閑的日子也快到頭兒了。”伯伯說。

“去那裏得好幾年。”爸爸說。

“至少三年吧,得熬過這一段兒時間,你也別擔心,正好把艾莉的病研究明白了,比什麼都強。”

從父輩們那堅定不移的眼神中,艾莉感覺到了雖然現在很艱苦,但他們始終不願意放棄,他們用微弱的體溫保持那心中冰冷的燭光不滅,默默地堅持到最後。

現在家裏憑空多了兩張嘴,媽媽的日子最不好過了。落實戶口有半年了,也能領到供應糧油和副食品。然而,因為媽媽和爸爸的身份原因,都隻能做臨時工,如果運氣不好漏了底子,幾張大字報,他們的工作就都得被辭退了,隨時都會遭遇沒有收入來源的可能,所以就是供給都買不起。媽媽就想了個轍,把定額細糧賣給收入較好的家庭,然後用錢來買那些不限供的副食品,實在不行,她就到附近郊區菜農手裏買些黑市價格的油、肉和菜。

但終究少的可憐,大部分時間裏媽媽和艾莉都是拿著土籃子,在菜市場附近等待扔出來菜葉子、爛瓜等。隻要遇到運氣好,她們也就能滿載而歸。還有,要是趕上了菜農罷園子收獲就更多了,那些小黃瓜、小土豆兒、小茄子、小角瓜等各類蔬菜秧子,嫩秧頭兒等都可以帶回家裏,媽媽經過洗整鹽積,能解決好長時間的伴菜可食用,這樣倒也沒讓那兩位傷員在吃飯的問題上受太大的委屈。

而爸爸就是天天忙著寫呀、看呀、研究啊,從來都幫不上媽媽的忙。為此媽媽天天也少不了嘮嘮叨叨,倒是那位隻傷了胳膊的輕傷員,在家裏養傷期間幫著媽媽做了不少的家務。這樣一段兒時間下來,大家都產生感情了。他們臨走的時候,我們的眼睛都濕潤了,好不舍得他們離開呢。爸爸為他們寫了一折故事集,雖然是手寫本的,可他們的回程就不那麼寂寞了。據說,他們坐火車要花大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到家鄉呢。

他們接連好幾次拱手作揖,表示很感謝爸爸和媽媽的照料。

送走了傷員,爸爸就沒那麼忙了。

這一天爸爸帶艾莉去市中醫院抓藥。他們沿著市場門洞向北走了約三十米就到了大路口,再一左拐就到了市中醫院,離家非常地近。在付藥窗口,爸爸把處方簽兒遞了進去,窗口裏麵是一個穿白大褂兒的中年男子,那男子正在聚精會神地閱讀著一本兒發黃的老書。爸爸目不轉睛盯著那本兒書,他的表情也變得很驚奇。再看看那個穿白大褂兒的男子,他的左手邊兒還堆了好幾本兒厚厚的大開本兒硬皮書籍,爸爸看得幾乎要喊出來了,這時,那男的頭都不抬接過處方簽兒,站起轉身進了裏麵,站在藥櫃前麵開始抓藥材。

“我的書怎麼都會在這裏?”爸爸像是自言自語,帶著滿臉疑惑不解的樣子看著艾莉。

“爸爸,”艾莉把嘴貼在爸爸的耳朵根兒,小聲地說:“他是那個長舌婦家的爸爸。”

“嗯?原來是這樣!”

顯然爸爸很生氣,可又想了想卻突然大聲地笑了起來。

艾莉不解地問:

“爸爸,你笑什麼啊?”

爸爸沒有立即答複艾莉,等抓好了藥回家的路上,才對自己的女兒說:

“莉莉你想啊,這個書呢,本來就是讓人閱讀的,不管他是在好人手裏還是在惡人手裏,隻要有人用心讀它,那這本書的貢獻就大了。也許還能把惡人變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爸爸突然情緒高昂的像個小孩子一樣,他還說:

“我看呐,就讓咱的書到處流浪吧,隻要不把它們給燒了,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