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央武威王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自央天子姬玄頒布討陳檄文第八天,檄文曆數自武成王20年至今的十九款罪狀。
年僅27歲的央天子姬玄自命統帥,他成了央王室除文王、武王後,第三個親自領兵出征的天子。隨後,王室、秦國、魏國組成討逆聯軍共計53萬,其中秦國和魏國各出兵20萬,王室出兵13萬,燕國、趙國、玉國、魯國四國積極響應並提供糧草軍械。
正如姬玄所料,齊國和楚國這兩個冤家,首次聯合在一起,並共同頒布了‘清君側’的檄文,大意內容就是:秦國和魏國都是虎狼之國,天子被其脅迫,檄文洋洋灑灑也整理了秦國和魏國自武威王元年至今脅迫央王室,借天子號令侵吞他國領地等26款罪狀,比王室頒布的十九款還多7款。有趣的是,王室頒布的檄文大致是攻下陳國後為至,而這部由齊楚兩國共同頒布,上印11國國印的檄文,大致要攻下整個魏國和秦國東北境,甚至是打到王都。
隨後,齊國、楚國、金國、陳國、鄭國、宋國、蔡國、徐國等11個諸侯國出兵組成勤王聯軍,共計180萬。其中尤其是齊國和楚國出兵最多,各自出兵50萬,再下來就是金國共出兵30萬,還帶來了1000架戰車,其餘各國共出兵50萬。
在九月二十八日這一天,雙方雙雙在陳地完成了集結。並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戰鬥。
二十八日下午,姬玄同意了王室上將軍姬不諱的請求,讓其率領1萬騎兵,乘著對麵還未站穩腳跟之際,突襲對麵,結果,以損失千人的代價,殲滅‘勤王聯軍’5萬人,隨後,‘勤王聯軍11國變成了10國。此戰,‘討逆聯軍’士氣大振,因為沒有動及勤王軍的根本,所以對勤王軍的士氣影響不大。
對於討逆軍來說,勤王軍還是保持著優勢。相較於秦國、魏國來說,齊國、楚國、金國這三個諸侯國的軍事實力都不弱,尤其是進攻的戰車營。
························································································································
而此刻的殷賜,正在自己的房間內,整理著從韓國會館那裏取來的賬簿。
他越整理越奇怪,比之前幾日收銀,這兩天時間,竟然蒸發了三分之二還多。殷賜一遍又一遍的翻閱,整理著,生怕是自己搞錯了。
反複校驗了7遍之後,殷賜放棄了,決定明天找會常令問個明白。將賬本合上,他拿出月如意,盤腿坐在場上,開始練習吐納之術。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中午,殷賜結束課程後,拿著賬本匆匆趕到了韓國會館。
殷賜趕到時,會常令吳會正在大門口點驗著出庫的錢幣。看到殷賜前來,他將工作交給下手,來到殷賜身邊,說道:“殷賜來了,怎麼樣賬本整理好了嗎?”
“吳叔,整理好了,就是······················”
吳會看著殷賜,低聲說道:“是不是發現什麼了,走。去我的公所聊,走。”
說著,吳會拉著殷賜,到了他的放下,他引殷賜入座,順手給殷賜倒了一杯茶水說道:“嘿嘿,說吧,發現了什麼。”
“我發現庫存的錢幣少了近三分之二,這不符合常理,難道是韓國發生了什麼事,還是最近有什麼戰事。”殷賜說道。
吳會聽後,哈哈大笑:“怪不得,二公子老是誇你,我可以告訴你,但你千萬不要告訴其他人,否則學宮會有亂的。”
“放心吧,吳叔,在下明白。”
“好吧,天下大事,有個什麼風吹草動最前知道消息的肯定是我們商人。你所料不錯,最近確實有戰事,而且還不小。”
殷賜立刻說道:“難道是王室有動作。”
吳會聽後說道:“確實是啊,前幾天,王室頒布討陳檄文和秦魏兩國組成號稱百萬討逆聯軍進攻陳國;而後,齊國、楚國、金國也頒布了清君側檄文,組建了11個諸侯國,號稱三百萬的勤王聯軍與之對抗。為了防止意外,隻好將所有的銀兩、銅幣運回國內。”吳會說完不由著深深歎了一口氣。
殷賜問:“吳叔為何歎氣啊,難道周轉出了問題?”
吳會說道:“這次牽扯的諸侯國太多了,唉~算了,跟你說了也不懂。”
殷賜說道:“吳叔,你就說說吧,您平時對我不錯,要不是啥機密你就說出來,沒準我能幫上你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