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體之謎(2)(1 / 3)

羅伯特·富特博士是一個粒子和理論物理學家。他提出,許多失蹤的彗星可能是由稱之為“鏡像物質”的奇異物質構成的,該物質是一種新的不可見的物質。有一小部分物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一些難以捉摸的“暗物質”。一般認為,暗物質是構成大部分宇宙的框架,但還沒有人證實這一觀點正確與否。但是富特博士認為,這是理論物理學家所應該做的,是將這種觀點理論化。富特博士在一本介紹這種證據的新書中概括出了他的理論和其他鏡像物質推崇者對鏡像物質的研究。富特博士也有一些鏡像物質存在的誘人證據。過去幾年間,對這種理論的幾乎每個天體物理和試驗性的預測,實際上都是通過觀察和實驗進行觀測的。如果“鏡像物質”確實存在,那麼,那裏也就應該存在鏡像恒星,鏡像行星,甚至其他鏡像生命。”這一理論得到了一小部分鏡像物質推崇者的支持,包括一些世界著名的學者,例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謝爾頓·格拉肖。富特博士說,鏡像物質的一些最令人激動的證據,就是我們的行星經常被小行星狀大小的由鏡像物質構成的天體所破壞,造成一些撲朔迷離的事件。如1908年發生在西伯利亞的大爆炸,類似的較小的事件不久前還在約旦和西班牙發生過。天文學家發現,大多數彗星在它們的第一次通過我們的太陽係之後便銷聲匿跡了。

這種情況可能是它們不是分解就是離開。它們已失去了形成自己發光頭尾的易揮發氣體和冰。實際上,它們成為了類似小行星的岩石塊。但是,美國科學家最近做了一些模型來確定失蹤的彗星的命運。他們得出確切結論,被發現的休眠的彗星或小行星的數量是太低太低,遠不能與預言的數字所相符。大約低了100倍。那它們去了哪裏了呢?富特博士說,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這些失蹤的彗星是用鏡像物質構成的。他指出了一些迄今人莫名其妙的事件作為例子。例如,早在1908年西伯利亞的通古斯,當時的一次爆炸將大約兩千一百平方公裏的森林夷為平地,相當於一千枚原子彈爆炸的當量。科學家們認為是一顆小行星,但是顯然他們沒發現隕石坑,隕星碎片痕跡。2001年4月在約旦,在一個送葬的路上一百個證人目擊了低空的一個火球,突然列成兩個,然後撞入了大約一公裏外的一個山丘中。當地的天文學家既未發現一顆隕星,也沒發現隕石坑,隻不過留下了一塊燒焦的土地和枯樹。

如果在約旦墜落的天體由普通物質構成,那它就不能把整個中東的大部分地區照亮。彗星如果通古斯和約旦的事件是鏡像天體物質產生的結果,那麼大量的鏡像物質就可能隱藏在這些地點的表麵下麵,等待人們去發現。至於失蹤的彗星,它們能簡單地成為嵌入普通物質的鏡像彗星。它們一旦通過太陽,其中的普通的易揮發部分進一步地消失,僅剩下一個不可見的鏡像物質核。這就能解釋為什麼那麼多的彗星很快消失的原因。富特博士並未停留觀測彗星上。他和他的同事沃爾卡斯和伊格那提耶夫提出,鏡像物質也可能是暗物質。暗物質是不可見的。它不能放出光,但它能通過它的引力與諸如星和星係的相互作用被檢測出來。暗物質必定是一些外來的粒子,但是物理學家還必須確切弄明白它究竟是什麼。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關於暗物質的特性提出了許多理論,例如給它們起名字如MACHOS,全稱MASSIVE COMPACT HALE OBJECTS“大質量天體物理密實暈體”,這個最讓富特博士和同事著迷。天文學家建議,在星係中的那個暗物質分布於比可見的恒星盤大十倍的一個球形的光環中。MACHOS是通過他們對遠恒星光的引力作用被檢測到了。

在澳大利亞堪培拉附近的斯特羅姆羅山天文台的澳大利亞和美國天文學家,已估計出MACHOS占了銀河光環質量的20%。但是留下問題是:MACHOS究竟是什麼?目前尚不得知。富特博士和同事沃爾卡斯和伊格那提耶夫提出,MACHOS是鏡像物質恒星。天文學家估計,一般來說,MACHOS的質量肯定約在太陽的一半。唯一壓縮的天體接近於白矮星,是恒星接近死亡的產物。要不是真的,白矮星應該有可檢測到的大量重的元素留下。但這些還沒被發現。沃爾卡斯說“鏡像星是一個自然的候選者”。沃爾卡斯還在與富特博士和伊格那提耶夫合作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最近發現了無目的地在整個太空漂浮的類似木星的行星,實際上可能正在沿著幽冥的鏡像星附近的軌道運行。“如果鏡像物質存在且太陽係由大多數正常物質構成,那麼我們應該期望相反的結果:星係和太陽係主要由鏡像物質組成。沃爾卡斯希望天文學家有責任去更近地觀測這種孤立的行星——如果這種孤立的行星不是“四處流浪”,而是沿一個軌道模式運行。富特承認,可以想象所有的這些天體的異例都有更常規的解釋,那末鏡像物質就不存在。但是他堅信,如果鏡像物質確實存在,它將在五年以內被發現。它存在的證明就會是“了解宇宙奧秘方麵的一個巨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