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天體之謎(1)(1 / 3)

遙遠目標的真相

人們從未放棄發現新天體的努力,從古到今,觀測手段越來越先進,但總有目力不及的地方。人類的技術能力總是落後於認識能力,隻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據國外媒體報道,有關“大爆炸”之後出現的最初物體的最新證據開始讓科學家們展開了熱烈討論,它們到底會是什麼。研究人員稱,充當最初的宇宙“焰火”角色的可能是恒星或是類星體,但是還不確定到底是哪一種。

宇宙天體

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太空深處的紅外線輻射。他們首先將前景中新生星係明亮圖象去除掉,以便發現古老的背景光芒。這些研究人員在紅外線背景輻射中發現了一些色塊,他們相信這些色塊來自於“大爆炸”後的最初物體。卡什林斯基博士說,“觀測這些宇宙紅外線背景輻射就像是在一個明亮的城市中欣賞遠處的焰火。”研究人員說他們將把早期恒星發射出的光線分離出來。同時,他們也指出,發出光芒的早期物體也可能是一些類星體——大型黑洞,它們消耗掉大量的氣體與碎片並重新以強烈的能量爆發形式噴發出物質。卡什林斯基博士稱,“我們無法說明‘火焰’中的每一個火花,我們隻能夠看到大型的結構和他們的光芒。”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米歇爾·貝塞爾教授指出,這是因為他們缺乏具有足夠分辨率的儀器。他指出,科學家們已經證實我們可以看到宇宙最早的恒星形成時期的景象,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但是,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到底在看什麼物體。貝塞爾稱,“如果遙遠的‘焰火’是類星體的話,那麼這意味著最初的恒星會形成得更早一些時間。類星體是星係的中心,而星係被認為是在最初的恒星形成的較晚階段才形成的。”貝塞爾指出,天文學家認為,在宇宙早期,恒星變得非常之大,因為他們包含著更少的金屬成分。卡什林斯基博士及其團隊稱,如果他們看到的是恒星的話,這些恒星必定極其明亮,體積將超過我們的太陽一千倍。卡什林斯基博士的問題是,“最大的恒星能是什麼樣呢?找到答案將是十分令人興奮的事情。”貝塞爾指出,下一代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或是“平方公裏望遠鏡陣列”將有助於破解這些遙遠目標的真象。

月球之謎種種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圍著地球轉,是距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人類足跡唯一踏上的星球。就是這樣一個星球,人類對它的認識也不是全麵而深刻的。請看科學家所開列的種種課題吧。月球之謎月球起源之謎對於月球的起源,科學家提出三種理論,它們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羅”計劃卻有助於證明。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四十六億年以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另一種理論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許是從太平洋地區“摳”出去的。然而“阿波羅”登月探險的結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結構成分差別很大,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假說,即“俘獲說”。他們認為,月亮是偶然闖入地球引力場,而被鎖定在目前的軌道上。可是,要從理論上解釋這一過程的機製,難度相當大。因此,上述三種理論全都難以站得住腳。正如羅賓·布列特博士所稱:“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球年齡之謎令人驚異的是,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經分析發現其中99%的年齡要比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長。阿姆斯特朗在“寂靜海”降落後揀起的第一塊岩石的年齡是36億歲。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齡為43億歲、46億歲和45億歲——這幾乎和地球及太陽係本身的年齡一樣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年齡為53億歲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學家認為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區域。根據這些證據,有些科學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學家束手無策,然而,和這些岩石周圍的土壤相比,岩石還算是年輕的。據分析,土壤的年齡至少比岩石大10億年。乍一聽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後形成的。但是,測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學成份之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土壤與岩石無關,似乎是從別處來的。月球發聲之謎在“阿波羅”探險過程中,廢棄的火箭第三節推進器會轟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麵。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記載,“每一次這樣的響聲,聽起來仿佛是一個大鈴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