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間。孫子說:“死間者,為逛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所謂死間,是指故意散布虛假情況,讓我方逃跑到敵方的人員知道而傳緒敵人,敵人上當後,往往將其處死。按孫子的本意講,“死問”是一個借刀殺人,處置叛逃人員的計謀。
自孫子之後,軍事家對“死間”的解說和用法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針對敵人內部了解我弱點的人給其主子提供的情報和用兵計策,及時改變或製造假象掩蓋我弱點,使敵主將懷疑提供情報的人,乃至將其殺掉。另一種情況是:為了捕捉有利的戰機,不顧我方派到敵方去的外交情報人員尚未撤回,就開始了軍事行動,使敵人對我方派去的外交情報人員引起懷疑而將其處死。
生間。孫子說:“生間者,反報也。”所謂生間,是指派往敵方偵察後親自返回報告情況的人。生間是對敵間而言的。就其內容來說,有選賢能之士,或遊說於列國之間,或打進敵國官僚機構之中;有以某一具體的作戰情報速去速回;有以詐降迷惑對方,或借機給敵以不意的襲擊,或為今後作戰充當內應等。
這五間之中,最重要的是反間。反問也是最活躍、最生動的。因為反間是被我收買利用的敵間,他掌握著大量的情報。因此,孫子主張對反間要不惜重金收買,給予優厚待遇,所謂“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所以,關於用問的方法,他認為利用好反間是“五間俱起”的關鍵。隻有策反敵間,為我所用,才能使鄉間、內間、死間、生間順利地完成各自受領的任務。
(三)用間的要求
孫子認為,用間是一項十分機密的工作。因此,對諜報人員要特殊看待,在感情上要特別親近,“三軍之事,莫親於間”;在獎勵上要特別優厚,“賞莫厚於間”;在使用上要特別信任,“事莫密於間”。而要能做到這些,掌管和使用間諜的人,必須有超人的智慧,仁義的胸懷,善於分析的頭腦,所謂“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
親撫、重賞、秘密,是孫子提出的用間的三個要素。“親”和“密”又是緊緊聯係的。不是心腹,不可以言秘;間事不密,則為己害。這裏包含著對間諜培養和使用兩個方麵。
要讓老鼠進食毒餌,就不能讓它嗅出毒味,要讓敵人相信我製造的假情報,就不能泄露自己的心機。謀成於密,敗於泄;以謀保密,謀更密。古人用間的具體方法,今天不完全適用了,但“事莫密於問”的原則,還是值得惜鑒的。
則,還是值得惜鑒的。
《孫子兵法》以《用間》收束全書,不僅與戰略決策的《計篇》相互輝映,同時也使我們看到,孫子的“知彼知己”,“先勝而後求戰”的“全勝”思想是始終如一,一貫到底的。《孫子兵法》問世20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學習它,不能不為它博大精深的內容,莊重嚴謹的結構,渾然如一的體係而驚歎不已,更不能不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寶庫中有這樣一顆瑰麗的珍珠而感到自豪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