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商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夏為臣的伊尹;周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殷為官的薑子牙。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極有智謀的人做間諜,一定能成就大的功業。這是用兵作戰的重要一著,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情報而采取行動。
[解說]
本篇主要論述使用間諜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並提出了先知敵情“不可取於鬼神”,“必取於人”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一)用間的重要性
正確地選定軍事謀略,必須以可靠的情報信息為前提。情報,雖可以通過各種新的偵察技術來獲得,但要深刻地了解敵方的實情內幕,最有效的手段莫過於用間。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伐謀”與“伐交”相聯。為了贏得戰爭,施計定策就不能隻想到對麵廝殺的戰場。放開你智慧的雙眼,從其它社會活動中去尋求最好的同盟軍,那就可以促使戰爭局勢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麵發展。範睢間趙而退廉頗,方有長平之勝;陳平問楚而逐範增,才使霸王別姬。所以,會用間的將軍,其成功才會超出眾人之上。
正因為《用間》所論述的是這樣:一個關乎戰爭勝敗的全局問題,所以孫子對它的重要性非常重視。他說:“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幹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就是說,英明的國君,良好的將帥,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而成功超出於眾人之上的,其重要原因,就在於他事先了解敵情。而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取得,不可用過去相似的事作類比,也不可用夜觀天象的迷信方法來推斷,一定要從了解敵情的人那裏獲得。
正因為《用間》所論述的是這樣:一個關乎戰爭勝敗的全局問題,所以孫子對它的重要性非常重視。他說:“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幹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就是說,英明的國君,良好的將帥,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而成功超出於眾人之上的,其重要原因,就在於他事先了解敵情。而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取得,不可用過去相似的事作類比,也不可用夜觀天象的迷信方法來推斷,一定要從了解敵情的人那裏獲得。
(二)用間的種類和方法
孫子把間諜分為五類,即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
因間。孫子說:“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所謂因問,就是利用同鄉關係去從事間諜活動。因間也叫鄉間。應該說,除了利用同鄉關係外,還包括利用同學、老同事、親屬、老朋友的關係,去察探軍情或進行瓦解爭取工作。因間還可以解釋為利用敵國鄉裏的普通人或俘虜做間諜。在相鄰的國家之間,邊界的區分隻是個地區概念,而雙方邊境上的民眾中存在的共同的民族習慣,複雜的社會交往,無法用國界來劃清,一旦兩國關係破裂,乃至發生軍事衝突,因間便是最活躍的情報信息。
一般來說,因間還屬於比較簡單的間諜計謀,隻能了解一般情報,也很容易被對手識破或查獲,使將計就計的反間計借以成功,這是需要兵家所明察的。
內間。孫子說:“內問者,因其官人而用之。”所謂內間,就是收買敵國的官吏做間諜。也有人將“內間”解釋為利用敵人內部派別之間的矛盾進行間諜活動。總之,內間即出自敵人的營壘之內。敵壘內的哪些人有可能成為我方的內間呢?杜牧解釋說:在敵人的軍事官僚機構中,“有賢而失職者,有過而被刑者,亦有寵劈而貪財者,有屈在下位者,有不得任使者,有欲因敗喪以求展己之才能者,有翻覆變詐常持兩端之心者”。總之,這樣的人或不得誌,或貪圖財利,或因種種原因對其主將滿腹怨憤等,都可以暗地裏進行聯係。包括政治爭取和重金收買,使之為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