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蒼天垂睞,三人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莫非在這樣的絕境之下,道童還能翻出浪花不成?三人一邊忐忑,一邊祈禱噬血道的血十和修羅道的蒼屠行動快一點,同時還觀望著道童,看它究竟能翻出怎樣的浪花。
道童仰望蒼穹,朗聲而吟:“禦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忽然,骨童、僵童、欲童似乎看到了一白衣仙人馭劍乘風,仗劍天下,那仙人來去瀟灑,渾身如風。
“人世樂逍遙,方外中獨顛。”骨童、僵童、欲童三人似乎看到那仙劍於人世間笑傲,仗劍除魔,對月吟詩,樂時大聲笑,苦時酒澆愁。他們還看到那位仙人在修行路人獨自摸索,一路磕磕碰碰,多次麵對凶險,都瘋狂麵對。
“不畏紅塵苦,不畏大道艱。”三人似乎又看到了那位白衣仙人孤身入紅塵,情愁,他嚼之,情苦,他吞之。他們也看到那們仙人為求大道,甚至身入禁地,甚至還得了道傷,不過其一次次受挫,又一次次爬起。
“縱然身百死,不悔化劍仙。”這一次,骨童、僵童、欲童三人看到了道台之上諸劍齊鳴,似乎在這這一句喝彩。一時間,道台上,劍光縱橫,劍吟不絕於耳。便是那一把最為安靜的靜劍,也都顫動起來,發出陣陣劍吟聲。
“禦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人世樂逍遙,方外中獨顛。不畏紅塵苦,不畏大道艱。縱然身百死,不悔化劍仙。”別說是諸劍了,便是身為敵對的骨童、僵童、欲童三人也都暗自喝彩。少年之時,他們也有這番夢想,當一個仗劍天下的絕世劍仙,然而,人生的際遇啊…
天穹中垂下更多的青光,籠罩著道台。
道台中發出陣陣道音,“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這些道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要響亮,仿佛是道家神聖就在附近吟唱。而同時,道台上的諸多魂家也是異像紛呈,永劍停止了發射劍光,而是變得虛虛實、重重疊疊,一把永劍仿佛是億萬支劍組成;爆劍周圍化作一邊火海,爆劍便立在這片火海之中,接著火海的錘煉;彈劍將自己扭團像團亂麻花,在道台上活蹦亂跳;霸劍散發無雙霸氣,腳下江河流淌,肩上托著日月;囊劍身如乾坤,自成天地;融劍忽隱忽現,像融入了虛空,又像將虛空融入自身;靜劍發出陣陣劍吟,這劍吟聲更化作了劍道符文,拱護自身;蘊劍毫不起眼,不過有仿佛大鼓般的心跳聲從當中發出;而至於崇劍,則自身周圍圍繞著“掃妖”、“蕩魔”、“鎮冥”三把小劍,而且它的身後還出現一首金色的崇劍詩,這首詩金光流淌,刺妖邪眼目。
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為主要的便是道童,此刻的他一臉的湛然,目中神采奕奕,崇己之後,他已經不同。此次不同,不是力量上有所提高,而是悟生上提高。這是對於道的悟性,對於劍道的悟性。
“創劍!”道童朗聲呼喚了一聲。
隻見從天穹垂下的那一道青光之中,緩緩垂下一把劍。這把劍身羅萬象,包含天地陰陽、萬物眾生,不過當中的萬象皆是劍形,似乎隻要此劍在,一皆劍式皆可從中悟出。
骨童、僵童、欲童三人張了張嘴,無聲對望,看到了這把劍後,他們心神俱震,似乎看到整個鬼道都在這把劍下泯滅。
“一把劍而已,怎、怎麼可能?”僵童聲音顫抖。
欲童臉色深沉如水,“不妙啊,大大的不妙,你看們,此劍出來後,對方的境界快提升了。”
三人看見那方小小的道台在青光之中擴張、擴張、再擴張,到最後,已然化作一方道壇,這座道壇,妖魔辟易,道音隆隆,光是那些道音便令得三人心神煩燥。
當道台化作道壇後,青光散去,道壇上的諸劍也都安靜下台,但各自散發的氣息,都令它們驚悸不已。
“道壇境了啊。”道童輕喃了一聲,目光落在骨童、僵童、欲童三人身上,臉上浮出一絲淺淺笑意,然後又三人驚疑的目光裏,輕輕的觸摸著那一把巨大而寬闊的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