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信天使。相信天使是真主創造的一種妙體,人眼無法看見。天使隻受真主的驅使,隻接受真主的命令。它們各司其職,但並無神性,隻可承信它們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數目很多,最著名的為四大天使,其中尤以吉卜利勒地位最高。
第三,信經典。相信《古蘭經》是真主的語言,是真主通過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後一部經典。
第四,信先知。相信自人祖阿丹以來,真主曾派遣過許多傳布真主之道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個先知,也是最偉大的先知。
第五,信後世。相信人都要經曆今生和後世,接受真主的裁判,行善者進天堂,作惡者下火獄。
第六,信前定。認為人生的壽命長短、貧富貴賤、善惡醜美,一切均由真主在生前早已定奪好。信仰前定並不否認人類意誌的自由。
六大信條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的最基本宗教信仰。
2.伊斯蘭教五項宗教功課
一為念功,就是要念誦清真言,這是穆斯林對自己信仰的表白。其內容是:“我作證: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二為禮功,即做禮拜。一般認為這是接近真主的門路和階梯。穆斯林教徒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時禮,每周一次的聚禮,宗教節日的會禮。每日五次的時禮,第一次稱晨禮,在拂曉日出前舉行;第二次稱晌禮,在中午1時至3時舉行;第三次稱晡禮,在下午4時至日落前舉行;第四次稱昏禮,在日落後或太陽的白光消逝前舉行;第五次稱宵禮,在入夜至拂曉前進行。聚禮又稱主麻日禮拜,是集體的公共祈禱,在星期五舉行。會禮則在每年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舉行。禮拜的前提條件是身體清潔,禮拜前必須按規定作大淨和小淨。
三為齋功,即齋戒。伊斯蘭教曆的九月為齋月。在齋月期間,教徒要齋戒一月,每天從日出前到日落要止飲禁食,以清心寡欲,修身養性,專事真主。
四為課功,又稱天課製度。穆斯林個人財產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應交納一種名為天課的宗教稅。教義認為,窮人是真主的眷屬,把資產施舍給窮人,就等於納入真主之庫,故名為天課。
五為朝功,就是到麥加朝覲天房——克爾白聖殿。伊斯蘭教規定,每個穆斯林,隻要身體健康,經濟條件許可,一生中至少要到麥加朝覲一次。凡去朝覲過的,即被尊稱為哈吉。除麥加外,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地。
五大功課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都應遵守的最基本的宗教義務。
(三)伊斯蘭教義基本精神
穆罕默德在傳播伊斯蘭教時說:“宗教不是強迫,而是忠告,那就是信真主、信經典、信差使、為穆斯林大眾。真主最喜愛的宗教,就是純正無邪、簡單而易行的宗教。”伊斯蘭教在1400多年的發展中不僅是一種信仰,而且成為一種完整的生活方式。它將宗教信仰與世俗生活結合起來,給人類的信仰和生活以指導,並在信仰和生活中處處體現一種寬容的精神,也正是這種寬容才贏得了廣大的信眾。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複興者,是《古蘭經》的接受者和傳播者。
同時,伊斯蘭的觀點非常明確,穆罕默德是人而不是神。穆罕默德和常人一樣有妻室兒女。據《列聖的故事》一書記載,穆罕默德共有七個子女,其中有三個男孩,四個女孩。三男是卡賽姆、伊布拉欣、阿卜杜拉;四女是栽奈卜、法圖麥、溫目庫勒蘇木、魯根耶。但是穆罕默德這些子女,除法圖麥一人外,其他子女都是在穆罕默德歸真前去世的。法圖麥也在穆罕默德歸真後六個月去世。
(一)穆罕默德的青少年時代
穆罕默德是阿拉伯半島麥加城的希伯來係阿拉伯族古萊什宗哈什米人。祖父阿卜杜·蒙它利布、父親阿卜杜拉都是麥加的貴族,母親艾米娜也是麥加的名門閨秀。穆罕默德生於阿拉伯曆元年三月十二日,即公元571年4月20日。穆罕默德的父親阿卜杜拉在穆罕默德出生前三個月就去世了,身後也沒有給穆罕默德留下多少遺產。到穆罕默德6歲時,他的母親艾米娜也與世長辭。這樣穆罕默德就成了孤兒。其祖父阿卜杜·蒙它利布就擔當起撫養穆罕默德的責任。穆罕默德8歲那一年,祖父又歸真了,撫養穆罕默德的義務又落到了他叔叔艾卜塔利布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