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站直了身軀,高聲一喊,然後上了馬車,李周看著她們一切都算計好了,包袱早就收拾好了,問他同意不同意,不過是給他麵子,他堅決不同意的話,他相信她們肯定會霸王硬上弓,直接上馬車。
“哎,夫人,你們保重。”
“夫君,一路順風。”
…………。
長安,大理寺內。
狄仁傑接過了從洛陽那邊傳來的案宗,很平凡的一卷案宗,裏麵所表達的內容可不簡單,看完之後,嚇得他卷宗都扔了,直接摔在桌子上。
“啪!”
聲音很響亮,很引人注意,一邊收拾卷宗的李元芳聞聲看過去,隻看到了狄仁傑滿臉驚恐,臉上充滿了無法置信,瞳孔睜大,死死盯著眼前,眉頭緊緊鎖在一起,拳頭握起來,一副勃然大怒的樣子。
李元芳放下了手中的卷宗,走了過去,拿起了那桌子上的卷宗,掃視一眼,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了,上麵記載很簡單,大概意思是太子殿下死了,死於癆病,天下舉行葬禮,縞素白條,為太子殿下送行。
很簡單的話,卻透漏著不一樣的氣息,好死不死,偏偏是在洛陽死了,還是病發了,這個讓人很難以信服,狄仁傑憤怒的身體站在那裏,很久才歎息一聲,坐了下來,瞥了一眼同樣震驚的李元芳,道:“元芳,你怎麼看?”
李元芳平複心中的憤怒,震驚,無法置信,努力讓自己看著很冷靜,道:“大人,其中必有端倪。”
很簡單判斷出來了,病發?這個理由,似乎不可能,太子殿下身體再弱,病發了,也有太醫在一起,總不會什麼都沒做,就死在了行宮中,根據送來的卷宗所寫,殿下死的時候隻有自己一個人。
這是第一個疑點。
第二個疑點就是為什麼所有的太醫眾口鑠金,一致認為太子李弘是病發而死,不過幾天,卻集體死亡了呢?
還有當時的那個宮女,當事人,死了,沒有了消息,這些太巧合了,巧合得讓人無法不懷疑。
第三個疑點就是,為什麼太子殿下死的時候,護衛都沒有發現,要是病發的話,太子殿下肯定會出聲喊,癆病發作可是很辛苦的,最起碼咳嗽也有,可是連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這就更加讓人懷疑了。
綜上所述,這次必有陰謀。
這是李元芳的分析,一一說給了狄仁傑聽,狄仁傑聽完之後,暗自分析,發現自己所想的也差不多,隻是他們無能為力啊!
“哎!”
李元芳不明白自己大人無緣故歎息,疑惑問:“大人,為何歎息?”
“元芳啊,陛下所在何地?”
“回大人,陛下在洛陽。”
在洛陽,很簡單的回答,卻表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他們不在長安,他們身居長安,心有餘力,而不足,想要去查清案件,隻可惜,洛陽那邊他們管不了。
東都洛陽是娘娘的地盤,他們大理寺想要插手進去,似乎不可能,因此而歎息,李元芳聞聲之後,沉默了,他沒有想到這個,經過地熱街提醒,他知道了大人為何歎息。
“哎!”
不能做,也做不了,這是一個身為臣子的無奈。
…………
同樣是長安,另一邊發生著同樣的一幕,漆黑的房間內,響起了幾道聲音。
“大人, 你怎麼看?”
“你們又是如何看?”
“大人,此乃好事。”
“大人,咱們乃臣子,那邊是皇家的事情,俗話說,臣子不幹涉皇家事宜,咱們還是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為好。”
“是啊,什麼都沒有發生最好了,我們隻是看戲的。”
“哈哈。”
“哈哈。”
“哈哈。”
…………
“怎麼可能?”
“這不可能?”
劉仁軌拿著一張紙張,不敢相信上麵所寫的信息,太子殿下死了,真的死了,這不可能。
臉色充滿了恐懼,憤怒,不可置信,怎麼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情,才過去多少天,就死在洛陽,他不敢相信,但是他還是冷靜下來了,拿著書信來到了太子府上,給太子妃看。
太子妃很平淡讓他下去,他下去之後,嫣兒抹去眼角的淚水,儼然成為一個淚人:“你早就知道會這樣了對不對?嗚嗚。”
(求訂閱,求求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