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結果在淑雅郡主提過李嫣然後,眼睛一轉,看向一邊視線還停留在對麵方向的沈子衿。慢悠悠的說道:“嗯,沈家小姐可是有什麼不同的評鑒嗎?”

沈子衿想著李嫣然剛才看自己是有什麼事情,在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猛地反應過來稍稍扭頭向出聲的方向看去,淑雅郡主正在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立刻收回自己的視線,稍微整理了自己的衣袖,緩緩站了起來行禮說道:“子矜才疏學淺,隻覺得這幅字寫得氣勢十足,給子矜一種十分鋒利的感覺。”

淑雅郡主看著剛才還在看著對麵李家小姑娘發呆的小姑娘,施施然的站起來,並且不慌不忙的說著剛才被其他貴女都說過一遍的問題,感覺更是有趣。雖然回答的就兩句話,但也說到了中心點,但是,心裏的小狐狸都已經將眼睛眯起來了。笑吟吟到:“那沈小姐可否說一下是如何猜出這書寫之人。”雖說是一句問話,說出來的卻是陳述般的話語。

“雖是見識淺薄,但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曾聽人說起過關於一個主仆情誼深厚的故事”沈子衿垂著眼簾慢慢的說著。

這句話倒是將周圍所有人的好奇心給勾了起來,左丞相夫人魏氏合上手中的茶盞放在一旁的小幾上先問道:“不知可否詳細說一下?”周圍的幾個年紀和沈子衿相仿的世家小姐更為好奇,俱都看向沈子衿。

眾人目光都彙聚到身上,沈子衿卻是不緊不慢的說道:“子矜在一月前從外祖家探親回家,正好一次在路上經過鳳瑤縣的時候,讓身邊的丫鬟去采買一些東西,卻在馬車上等待的時候聽到馬車邊的一個茶館裏有人說起了一位書法大家與其仆人的故事。那人講起前朝書法大家是家中的獨子,父親為了避免兒子在家裏一個人養成自私自利、無法無天的性子,便讓人買了一個比他小三歲的小書童,作為兒子的夥伴。雖然兩人身份天差地別,但是因為家中長輩安排給他的書童是從小跟在身邊,且書童機靈懂事,兩人相處如同兄弟,感情深厚,書法大家也將書童當做一個親人。隻是兩人相伴六年一起長大,卻不料,在書童十歲那年,書童的父母找到當初賣掉兒子的人牙子,說想要贖回兒子,在百般苦求之下,人牙子不忍將地址給了書童父母。兩人便找上門去,向府中主人請求要贖回兒子。府中主人看二人的樣子心生憐憫,卻也不想驟然這般讓兒子失去從小陪伴到大,且已經打算留作兒子以後扶持之人的書童,便讓人吩咐書童來見人,權當是作為一個考驗,最終是走是留由書童自己決定。”

說到這裏頓了頓,又繼續道“本也不過是抉擇去留,卻不想當晚府中突遭變故,官府來查封,而在查封途中竟有官兵直接打殺府中之人,書童在官府來查封的時候先讓父母趁亂離開,後來看事情不對,立刻找到還未被搜查到的在藏書房中的公子,兩人從府中假山後隱蔽的狗洞逃了出去,卻不想被角門看守的官兵發現了,兩人無奈,隻能分開逃竄。最後公子不知下落,書童隻能自己查找,拿著當時的信物,離開已經重新找回來的父母。一直到後來年過古稀的書童已經找到了他家的公子,隻是卻因為種種的原因不便去相認,且物事人非,便將那份信物假作為當年離開了府裏跟父母離開公子給的信物,常常觀看。子矜看到這幅書法作品,又聯想到這個故事,故有所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