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為什麼老而無能的鸚鵡成了老板(2 / 3)

紀律的嚴明在於所有人都要遵守,領導者要樹立威信,必須嚴格執行紀律。賞要服人,罰要甘心,隻要大家都從心底裏服從紀律,心悅誠服地聽從領導,領導者威信的樹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禿鷲的威信——奉承是影響力的最高點,也是終點

樹立威信並不是單向構成,必須得到別人的心理認同,這樣的威信才具備影響力。不加選擇地接受別人的奉承,忘我自大,隻會遠離群眾,喪失威信。

心理寓言

雄鷹和禿鷲為一座山林發生爭鬥。戰鬥開始前,雄鷹派偵察員貓頭鷹去刺探虛實。

貓頭鷹回來報告說:“將軍,情況有些不妙。禿鷲在那裏威信高得很!它每說一句話,下麵都是一片讚揚聲。”

雄鷹沉吟片刻,冷靜地說:“詳細一點。”

貓頭鷹說:“它說了些什麼,我沒有聽清。隻見它每說一句話,下麵就高聲呼喊:‘大王英明!’‘大王高見!’‘大王洞察秋毫!’‘大王高瞻遠矚!’‘大王無所不知!’‘大王神機妙算!’”

“真是這樣?”雄鷹很有興趣地問。

“豈止如此,”貓頭鷹接著說,“就是它輕輕咳嗽一聲,下麵也齊聲高呼:‘大王永遠健康!’‘大王長命百歲!’”

雄鷹問:“你果真聽清楚了?它周圍沒有一個發出不同意見的?”

貓頭鷹自信地點點頭。

雄鷹眼睛一亮,下命令說:“停止進攻!”

貓頭鷹惴惴不安地說:“怎麼?將軍您害怕了?”

雄鷹微微一笑說:“等著瞧吧,一個人身邊聚集著一大群溜須拍馬的人,它離失敗已經不遠了。”

詭計點撥

一個人擁有權力的時候,身邊總是簇擁著很多人,阿諛奉承之聲充斥耳邊。有的人把持不住,洋洋得意,自以為威信很高,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別人的“讚美”。長此以往,他就對奉承產生一種需要,甚至依賴,他需要憑借這些恭維的聲音來凸現和體驗由權力而帶來的所謂威信。這樣的人一旦失去權力,就會“門前冷落鞍馬稀”,所有的威信也會消失無蹤。

從貓頭鷹的情報中我們可以得知,禿鷲是一個唯我獨尊的領導,屬下對它隻有畏,沒有敬,所謂的讚美不過是心口不一的奉承話。禿鷲生活在一片附和聲中,看不清楚自己的缺點和實力,被讚美之辭衝昏了頭腦,這樣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值與其一戰了。同樣,一個隻有一片附和聲的團隊,精力都用在阿諛奉承和鉤心鬥角上,就像散沙一樣不堪一擊。領導者麵對別人的恭維和讚譽,必須有清晰的分辨能力,不要在糖衣炮彈中失去了自我。

鸚鵡老板——勞心治人,影響力讓你做“老板”

領導者不一定是個人能力最強的,但一定是影響力最強的。強大的影響力能夠網羅能力突出的人為其服務,這是心懷大誌的人所應有的素質。

心理寓言

一個人突發奇想,想養鸚鵡,於是就去市場上買鸚鵡。來到一家店鋪,看到門口掛著兩個鳥籠,裏麵是兩隻羽毛鮮豔、一直唧唧喳喳叫個不停的鸚鵡,這人頓時就喜歡上了。

他仔細打量了一下兩隻鸚鵡。其中一隻鸚鵡的籠子前標著這樣一句話: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而另一隻鸚鵡的籠子前則標著: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鸚鵡竟然會說外語!這人大吃一驚,準備買一隻回去。

“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機靈可愛。”這人圍著兩個籠子轉啊轉,拿不定主意。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不經意間往店裏一看,店裏竟然還有一個鳥籠。他走進去一看,大失所望,原來籠子裏是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聲音還有點嘶啞。可是當他看鳥籠前的標簽時,這隻鸚鵡竟然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問道:“老板,這隻鸚鵡這麼貴,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淡淡地說道:“不,它一門外語也不會。”

這人更加奇怪了,有點摸不著頭腦,又問道:“它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為什麼會值這個價錢呢?”

店主笑了笑,低聲說道:“因為外麵兩隻鸚鵡都叫這隻鸚鵡老板!”

這人恍然大悟,於是買下了老鸚鵡。

詭計點撥

一般而言,有影響力的人都有其過人的長處,或是身體的,或是頭腦的。作為領導者,不一定本身才能有多強。劉邦之於張良,劉備之於諸葛亮,朱元璋之於劉伯溫,等等,真正成大事的人靠的是頭腦,靠的是影響力,而不是匹夫之勇。

老鸚鵡沒有什麼能力,不會外語,又老又醜,然而它能領導兩隻年輕力壯、懂多門外語的鸚鵡,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也許老鸚鵡身上具有非比尋常的威信與震懾力,使年輕的鸚鵡心甘情願地聽從於它,這是一種智慧與影響力的體現。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一個人擁有的影響力大小,直接關係到其社會地位、號召力和知名度,也是決定一個人能夠獲得多大人生成功的必要條件。唯賢唯德,能服於人,智慧、勇氣、自信、誠信、意誌力等,都是培養個人影響力的重要條件,你做好了自己,你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價值,自己究竟有多強的能量磁場。

天鵝湖之王——暴力隻能導致眾叛親離

威信是樹立在別人心中的,使大家從內心為之折服,而不是簡單的壓力及令人生畏的權力。

心理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