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2 / 2)

劉江風琴聲優美,一首《水邊的阿狄麗娜》把許多人勾引到學校的人工湖邊。湖上正對著琴房,燈光恰好。女生們打開盛夜宵的飯盒,邊吃邊欣賞,望著樓上琴房想入非非,穿著“阿迪達斯”幻想自己是“阿狄麗娜”,甚至想變成王昭君,奮不顧身地要去把自己獻給未曾謀麵的男子。

周羽成天被吳玲玲拉到湖邊聽劉江風的演奏,可惜自己沒有藝術細胞,不懂欣賞,但也不想讓別人欣賞,於是跑去打擾那些沉浸在琴聲中的懷春女子,揭穿彈琴者的身份。

第二天早上,八班門口有許多慕名前來拜訪藝術家的女生們,看到劉江風,不自覺地歎了一口氣,走了。可見藝術的美妙是因為它的神秘,藝術家的麵紗,還是不要輕易揭開為好。

對於文藝表演,除了劉江風,幾乎沒人感興趣——其實不感興趣是在騙自己,誰不想上台吸引異性的注意,無奈自己身無絕技而已。

以往十六中元旦晚會的文藝表演,除了學生大合唱就是老師大合唱,要不就是師生大合唱,個人表演幾乎絕跡。今年雖然多了個多才藝的劉江風,獨攬了個人表演,但合唱還是不能避免,除高三年級外,每班都要出一個合唱表演。

即使學校沒有規定合唱曲目的限製,每班還是不約而同地拋棄了情歌,選了歌頌祖國的歌曲。雖然愛情是永恒的話題,但是沒有國家你怎麼談戀愛,所以歌唱祖國更為重要。八班經過商議,選了孫楠的《紅旗飄飄》,劉江風作領唱。

八班每天抽時間練習,練了幾天,覺得效果不錯了。可是流行歌曲多,愛國歌曲少,流行的愛國歌曲更是鳳毛麟角,八班突然聽到樓下的二班傳來同樣的旋律,馬上急了。李露立刻找到二班班主任商量,兩位老師互不相讓,不肯讓自己班的學生努力白費,最後采取兩全其美的辦法——讓兩班合在一起唱。

教室塞不下這百來號人,兩班隻好在放學後到操場上練習,冷風把五星紅旗吹得獵獵作響。兩班人頂著寒風,歌唱祖國。

元旦前夜,舞台搭好,橫幅上寫著“寧市十六中學第九屆元旦晚會”。這個“九”字和其他字比起來,顯得非常新。仔細一看,果然是新貼上去的。

合唱的時候,廁所裏總是人滿為患。劉江風的個人表演安排的十分巧妙,三個節目穿插在十幾個合唱中,待到觀眾們審美疲勞後,劉江風上場帶動氣氛,讓觀眾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

輪到八班和二班的合唱。他們人數眾多,上了台才發覺舞台的階梯不夠長。眾人隻好隨機應變,側身站立,頭扭向觀眾。這姿勢要保持都是煎熬,何況還要發聲,唱了半句就斷氣。

劉江風站在話筒前高歌,不知身後同胞的疾苦。還好是合唱,一人的斷氣不會影響團隊的平衡,加之台下聽到的都是劉江風的歌聲,隻要劉江風不斷氣就沒事。於是很多人就動動嘴型,濫竽充數。一曲終了,兩班人急著下台,感到脖子酸痛,這就是所謂的站著落枕。

文藝演出後,是萬眾期待的自由買賣集市。學生們在校道兩旁拉起各班橫幅,有些經濟能力有限,買不起橫幅的班級,隻好用粉筆寫在地上將就將就。每班都盡可能多圈些地,相鄰的班級各不相讓,似乎認為隻有地盤大,才能裝下更多的鈔票,“六尺巷”對他們而言就像神話故事——搶他三尺又何妨。他們畫地為主,隻要外人不小心入界,立刻強迫購買,不留下買路財就無法出界。

“自由買賣集市”裏的“自由”是對賣家而言的,他們可以自由地抬高價格,強迫不自由的買家購買。活動中,最值錢的是燒烤,最低賤的是書籍。把豬鞭抬到牛鞭的價格也有人賞臉,把書降到草紙的價格也沒人賞屁股。

相傳前幾屆有人從家裏扛來一箱不要的舊書,已經舊到沒有收藏價值,盡是些中外名著,打算在買賣活動中虧本甩賣,吆喝了半天愣是沒賣掉一本書,於是認輸,無償捐獻給閱覽室,這件事被閱覽室歌頌了幾年,被同學笑話了幾年。

八班從校外借來了烤爐,拉起橫幅——“黃金烤翅,烤出初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