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那些花兒——兒童發展發育障礙(1)(2 / 3)

好了,例子就介紹到這裏。你認為B也是兒童多動症的患者嗎?如果你回答“是”,那就錯了。還是來看看B本身的情況吧,他確實有比較多動的一麵,比如很難集中注意力、衝動任性、精力特別旺盛、多動等等。

但是,B的程度並不能判定為多動症。那麼B小朋友和前麵提到的A小朋友有什麼區別呢?首先的一個區別在於,勸說或者說是批評對他們是否有用。B小朋友的老師因為他不能專心上課而批評他之後,B是能夠控製自己,並有所改善的,這說明他可以靠自己的意誌力來控製自己。但這對A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真正的多動症兒童,很難通過自己的意誌努力讓自己安靜下來,或者說,想讓他們能對自己多動的行為很好的掌控,需要經過耐心和費時的訓練。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他們的不同。另外,B的老師介紹,B在學習上並沒有明顯的其他困難,隻要他能夠專心一點,老師相信B在學業上可以完成得很好,而且B也確實是可以集中注意力的,不過在沒有嚴加管束的情況下,他不願意這樣做而已。這一點,A也是望塵莫及的。因為多動症兒童往往也會伴隨著一些其他的困難和障礙,在學業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的學習成績通常是比較差的。而B在不專心的情況下,他的表現在同伴中也是中等水平。

從上麵的比較,我們已經知道B小朋友肯定不是兒童多動症了,那麼B又屬於什麼情況呢?事實上,B隻是表現出了一般性的多動行為而已。他並不屬於我們在這裏說的發展發育障礙的情況。對待B隻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耐心教導和約束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經曆藥物治療和係統的心理治療。

關於兒童多動症就先介紹到這裏了。

各種各樣的發育性障礙

在前麵幾個章節我們介紹的變態心理都發生在成人身上。但是像兒童多動症的患者一樣,一些人在兒童時期就會表現出一些異常的觀念或者行為,這導致在他們的發展和發育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比如影響他們的正常身體和心理的發展,在接受新知識或者學業上出現困難,人際交往和社會功能發展問題等等。我們在這一部分討論的,就是在兒童時期表現出來的,並且至少影響兒童在某一個方麵繼續生長和發育,妨礙其他技能的獲得的一些症狀,我們把這些變態症狀暫時籠統地叫作發展發育性障礙。

不要以為這些症狀隻是童年期的一種表現,認為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動消除。令人擔憂的是,發展發育性障礙在童年時期明顯地被顯現出來,並且很多症狀會持續到一個人的成年階段,甚至終生都會存在。所以,不要小看這些異常的症狀,而且早發現早治療這句話,在這裏也是適用的。就拿我們剛剛提到的兒童多動症來說,如果可以盡早的診斷和關注,就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他們多動的症狀,這不僅對他們的學習和日後發展有益,而且也能幫助他們改善人際關係,建立和保持友誼。學業和朋友對孩子的重要,相信不多說朋友們也可以充分理解。

在介紹兒童的發展和發育障礙這一個大的部分中,我們不會詳細探討學術的分類,隻會為大家呈現一些案例,然後進行分析。其中甚至有一些案例在心理學或者變態心理學的分類上並不典型,也沒有專門的名字,隻是這樣一個例子,很多孩子也在日常中表現相似的症狀,這些例子也有可能在這裏被提出來。這可能使你覺得這一部分有些零散,不成體係,沒有結構。但請不要責怪我沒有學究式的掉書袋,因為我更相信你並沒有興趣去了解詳細的、嚴謹的、學術的、係統性的分類,而是更願意知道一些故事和應對的方式。不過,朋友們也不要期盼著能聽到令人高興的故事、有快樂的結局,因為我們畢竟在講一部分變態心理學的內容。對於兒童的這些異常表現,如果能夠盡早地正確識別,經過治療,很多病症會得到矯正,孩子會繼續朝著健康、正常、良好的趨勢發展。在看過這些例子,或許你可以區分正常的“熊孩子”和具有發展發育障礙的孩子,並且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也正是我希望將這一部分呈現出來的原因。

還記得你小的時候是如何區分男生和女生的嗎?我想你會笑著回答這個問題的,或許還會回想起幼兒園甚至更小的時候的一大堆糗事。但無論你怎樣回答這個問題,我想絕大多數人對下麵一個問題的回答都是一樣的。這個問題就是,在你小學三四年級也就是你十多歲的時候,你能分清楚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嗎?這個答案一致多了,已經十多歲的時候已給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的。但小C的情況似乎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