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咖之一的弗洛伊德對於性的理解、性的解放、性本質相關的話題都有非常深入的見解。對於SM這個話題,弗洛伊德當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抱著學者的態度說道:“人若落入一種無法擺脫的痛苦之中,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就會把這種痛苦看作是幸福,用這種方式來尋找解脫,這樣一來,他的價值觀就被逆轉過來了。”這樣讀起來挺難理解的,我們還是用一個故事來說明這種“逆轉的價值觀”吧。
Y少俠曾經是江湖很有名望的莊園的少莊主,從小在父母的嗬護下順利成長,也算是玉樹臨風,前途無量。然而,一場浩劫打破了他人生的平靜。一個武功高強的人來到他的家裏,對在他家中聚會的人進行了大屠殺,其中還包括他的父親。當那個人絕塵而去的時候,隻剩下橫屍遍野,哀聲震天。
他發誓要努力練武找那個大仇人報殺父之仇。在一次報仇失敗後,他被仇人的妹妹抓了起來。那個姑娘美豔照人,纖纖玉足令人著迷,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虐待狂。從此,下跪、投水、鞭打成了家常便飯,更是被帶上了鐵頭盔,以身試毒。可是,他卻忍受著這些虐待,還近乎瘋狂地愛著那個姑娘,甚至不惜把自己的眼睛也給這位姑娘。最後,可想而知,他的無底線的瘋狂愛戀隻得到了大家的鄙夷,最後悲愴而亡。
這個故事非常耳熟?那就對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Y少俠其實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裏的丐幫幫主遊坦之,他的殺父仇人蕭峰武功境界比他高出不知多少倍,所以,遊坦之的一腔憤懣卻也隻能變成畏懼和自卑。
在這種自卑和無能的心情下,遊坦之遇到了阿朱的妹妹阿紫。阿紫長得好看,古靈精怪的樣子也讓遊坦之如癡如醉,她對他殘忍的虐待卻讓陷入絕望之中的遊坦之找到了一絲絲自己的價值。“是啊,我能忍受這麼嚴酷的折磨,而且我喜愛的姑娘還會因為折磨我而高興,那我的存在還是很有用的啊!”遊坦之的這種受虐,是陷入了滅門、報仇無望等一係列絕望的事件後,將受虐本身看作是證明自己價值的希望,是無望複仇的解脫。這是一種何其悲愴的自我欺騙,何其麻木的自我放逐啊!我們在閱讀那些血淋漓的篇章時,除了對這位少莊主的盲目癡情恨其不爭外,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他作為“鐵醜”的悲哀呢?當然,關於性受虐的成因,遠遠不止以上的幾種說法。就像虐戀專家霍妮就認為,受虐衝動可能主要還是對愛的極大渴望。受虐者內心深處本身就比較軟弱,此外對於愛情這種奢侈品的感受太少,導致了對感情強烈的需求,從而陷入了“一場折磨的狂歡宴會”之中。對於愛和情感非常渴望,這類受虐者典型的代表就是《鋼琴教師》中的女主人公埃裏卡。
埃裏卡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鋼琴老師,從小就生活在母親嚴酷的管理下,充滿著爭吵和鉗製的童年讓她疲憊中充滿憤怒。她壓抑著內心的性欲,卻總是偷偷地看黃片,甚至自虐,在她彈奏的美妙的音符下,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學生沃爾特,沃爾特年輕陽光,活力十足,對有著高超琴技的埃裏卡非常喜愛,於是有了性欲挑逗。在兩個人自認為開始愛戀時,埃裏卡給沃爾特寫了一封信,信中表達了自己的受虐幻想並告訴沃爾特具體虐待她的方法,沃爾特驚訝之餘,還是掩蓋住內心對於這種做法的鄙夷,開始對埃裏卡進行肉體上的摧殘和虐待。然而埃裏卡並沒有從這種受虐中得到更多的快樂,她苦苦哀求著,希望沃爾特不要這麼毆打強暴她。看到這裏大家肯定會很疑惑,不是埃裏卡主動要求男方對她進行虐待的嗎?怎麼又會這麼痛苦呢?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埃裏卡的身世:母親嚴苛的家教和家中緊張的氛圍。是的!埃裏卡需要的不是虐待,而是精神上的肯定和愛!那些所謂的性虐待的細節,其實都隻是她的幻想,而這些幻想的根源,就是她渴望被重視、渴望被愛的表現。“她希望現在沃爾特溫柔熱烈地吻她,而不是打她”。很遺憾,這種複雜的渴望和隱晦的需求並沒有得到沃爾特的理解,最終,鋼琴教師悲慘地結束了一生,也帶走了內心那些不被戀人感知的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