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愛的不是你,是它——戀物癖、戀獸癖、戀屍癖(1)(1 / 3)

戀物癖、戀獸癖、戀屍癖的患者性格多是比較怯懦、自卑和被動的。他們雖然在工作表現上有的會比較優秀和突出,但是由於家庭教育和從小生活環境的影響,可能會造成對人際關係比較敏感、思想壓力感受比較大等等性格。特別是那些對自己的性能力缺乏自信,或者兒童時期受到過不好的性教育,都會讓患者產生一種替代行為,也就是用沒有自主能力的物體、寵物或者屍體來代替那些有自主感受的適齡異性。

某影評網站上曾經評選出“全球十大重口味電影”,這部德國電影《困惑的浪漫》也榜上有名。影片中用了比較多的腐爛、昏暗、血腥的鏡頭,不想刷下限的讀者們還是不要輕易嚐試,還是看看文字過過癮罷了吧:

羅是一家屍體處理公司的員工,每天要麵對成百上千的屍體,這些屍體讓他覺得厭倦反感。於是,他開始進行“衝擊療法”的治療,以此來幫助他克服這種對工作的厭惡。可是,這種療法居然過猶不及,讓羅喜歡上了屍體。更值得驚奇的是,他的女友貝蒂也同他一起迷戀上了屍體。兩個人的家中藏滿了人體和器官,有些都已經腐爛破敗、臭氣熏天,但這對奇葩情侶仍然樂此不疲,甚至把動物的屍體也拿回家“賞玩”。後來羅失業窮困潦倒,貝蒂也離開了他,臨走了,還偷走了他最喜愛的那具屍體。羅當時真是萬念俱灰,一想到女友不在也就不在了,居然最愛的那具屍體也沒有了,活著有何意義?於是剖腹自盡。貝蒂發現了羅的屍體後,也沒有後悔和恐慌,而是把愛人的屍體運回來家中,繼續和它做愛、生活。有一天,她帶著新男友回家,做愛時,便發生了本章開頭的事情……

雖然在描述一個故事時要盡量理性客觀,但筆者還是表示這個世界太瘋狂,心中一萬頭神獸奔騰而去的畫麵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況且,這種故事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比較罕見的,究其實質,這種對於屍體的愛戀可能本身已經不在於性愛,而在於屍體這件“物體”對於主人公的意義。在生活中,有許多人或事物會讓我們產生特殊的情感和依賴,對於年齡相仿的異性,我們的這種情感和依賴據說叫作“愛情”,和所愛的人一起做愛,除了傳宗接代的“曆史使命”之外,更多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享受肌膚之親,感受胴體交融的親密,這種做愛是健康的、值得提倡的,也是增進雙方感情的良好潤滑劑。

然而,有所謂“正常”和“健康”的情感依賴,就有許多“偏差”和“不良”的投入和癡迷。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的鼻祖弗洛伊德,把這些偏離了常規軌道的愛戀和性行為叫作性客體(sexual object)異常。也就是說,我們通常麵對的愛戀和性行為的“客體”應該是異性,而有些非正常的愛戀和性行為的“客體”就不是。舉例來說,如果這個“客體”是同性,那麼這個人就有同性戀的傾向;如果“客體”變成了兒童,就容易成為戀童癖,最近讓公眾憤怒異常的“小學校長開房事件”也涉及了這類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平時喜歡逗逗小孩兒啊,抱抱親親他們啊,都是一種正常溫暖的反應,絕對不是戀童癖,不用緊張!隻有那些對其他成人異性根本不感興趣,隻有兒童才能讓他們得到性欲滿足的人才是戀童癖的症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道德和法律都禁止的“客體”對象,包括涉及親人的亂倫等等。本章中重點介紹的也是對某種物體的愛戀和癡狂,從對他人和社會傷害的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為戀物癖、戀獸癖和戀屍癖。

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G先生的生活,看看他的“獨家收藏”吧。

G先生的秘密收藏室

G先生在一家機械公司做技術總監,他認真踏實,業務能力也出類拔萃。更難得的是,對女同事們總是彬彬有禮,關愛有加。單位上有很多女同事偷偷暗戀他,更有膽大者寫情書給他。但非常奇怪的是,對這些芳心暗許的女同事,甭管是否貌美如花還是精明能幹,G先生都按兵不動,沒有任何要結束單身抗戰的準備。這些姑娘們除了暗自垂淚,覺得高攀不起外,也都在互相打賭:到底什麼樣的女孩,才能讓優秀的G先生為之傾心呢?一日,下班後的G先生略顯疲憊,回到家中時天色漸暗。他靠在沙發上呆坐了一會兒,起身走進臥室,拉開衣櫥,映入眼簾的是他的“收藏品”,也是讓他在疲憊之餘緩解和放鬆的小物件。是什麼呢?

不是變形金剛模型,也不是郵票錢幣,而是琳琅滿目的胸罩!是的,這些胸罩顏色斑斕,大小不一,有的甚至已經發黃變暗,但G先生都把它們整齊地疊放歸類,甚至在每類上都插張說明紙條:XX年XX日於XX所得,雲雲。G先生仔細查看了一下他的藏品,從中挑選了一款自己最愛的粉紅色蕾絲邊小胸罩,欣欣然地拿出來,瘋狂地聞著上麵的芬芳,然後,緊緊地擁著它躺在床上,仿佛在和最心愛的女孩親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