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對中國有偏愛。在其人生的最後幾年,科斯也一直擔憂中國缺乏一種開放的“思想市場”。2011年12月,在《財經》年會開幕式的視頻演講中,科斯肯定了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經濟發展上所取得的驚人成績,同時也坦率而憂慮地指出:“如今的中國經濟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缺乏思想市場,這是中國經濟諸多弊端和險象叢生的根源。”他強調:“開放、自由的思想市場,也許不能阻止錯誤思想或邪惡觀念的產生,但壓抑思想市場隻會招致更壞的結果。一個運作良好的思想市場,能夠培育寬容,這正是一副有效的對偏見和自負的解毒劑。”
在2013年初接受網易意見中國欄目采訪時,科斯進一步指出,“思想市場”與“商品市場”有顯著的區別。在商品交換市場中,任何一個人都能向其他人出售商品;而在思想市場中,隻有一小部分人能對其他一部分人產生影響,他們隻占到總人口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卻非常重要。科斯認為,中國缺乏這樣的思想市場,不過未來會出現。人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政策將受益於思想的討論,並產生巨大的變化。
實際上,我們應該看到,這種思想市場在中國雖然缺乏,但不是沒有。這種市場目前其實很受社會各界歡迎,科斯與其助手王寧合著的《變革中國》在中國出版就是一例,它不僅激起了學界熱議,而且銷售量驚人。
寄希望於中國經濟學人
1988年,科斯致信盛洪,其中說:“我堅信對中國經濟現在正在發生的和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有深入的了解,會極大提高和豐富我們對製度結構、對經濟係統運行影響的分析。”
2010年,在接受王寧采訪時,科斯表示,他現在仍然堅信這一點,並且這個信念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在過去,經濟學曾是英國主導的一個學科,現在美國成為了經濟學的主導。如果中國的經濟學家能夠有正確的態度,那麼經濟學就會成為中國主導的一個學科。
科斯認為,在中國,新的“好經濟學”和新的“壞經濟學”都有很大的機會,我們想要看到“好經濟學”流行起來取得成功。這裏,“好經濟學”就是科斯所言“真實世界的經濟學”或“正確的經濟學”,它不同於由西方經濟學家所壟斷、主要研究對象是一個抽象並且不存在的世界的經濟學。他指出,如果他頭腦中的“正確的經濟學”首先在中國發展起來,那麼就應該被未來的曆史學家叫做“中國經濟學派”。
2010年12月,科斯教授迎來100歲生日,國內十餘家學術機構召開了“科斯與中國”研討會,為科斯祝壽。在會議上,科斯發表了現場電視講話。他認為,在研究“看不見的手”是如何通過現實的世界產生和運作的這方麵,中國的經濟學家可以做出很大的貢獻。
學界流傳著近似一個笑話的說法,無論你問科斯什麼問題,他都會想到“土豆”,其實是說他都會想到成本分析上去。真正的大師看世事是“和諧的”,選擇的理論參照係是恒定統一的,不會“左右逢源”、“與時俱進”。
朱錫慶曾說,對中國這30年的發展及其趨勢,隻有科斯和張五常給予了世界意義的評價。他們認為,這一事件包含有使得整個世界得以改變的新要素,而這些要素是把中國作為藍本來模仿的國家所沒有的,中國一定做對了什麼。學界多在訴說中國的不是,但大師們卻在另一個方向上努力。如何找尋和思考一個時代的重要議題,科斯思考的方向或許會給媒體和學界一些啟發。
(本刊編輯綜合整理)
他們眼中的科斯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
如果有一個中國經濟學派出現的話,如果有這樣的學派的話,一定基於科斯教授和我的理論基礎,我不覺得有其他方麵的理論,有這麼強大的理論基礎。
香港大學經濟係教授許成鋼
我們要學習科斯的好奇心,科斯晚年把十幾年的精力注入到對中國的研究,推動他的力量是他對世界的好奇心,這些同他的動力帶來的研究是不一樣的,他非常樂於做一個寂寞地對現實世界不斷探索的科學家。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
科斯的助手王寧告訴我,即使到了百歲高齡,科斯還是會認真閱讀不知道比他年輕多少、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經濟學家的文字,還會認真傾聽每位來訪者的問題、敘述和見解。
經濟學教授張維迎
在我看來,科斯的思想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理性人在自由的環境下會選擇最有效的交易製度安排。我認為,科斯思想最本質的東西,無論他是選擇企業的方式、其他合約的方式等等,其實都貫穿這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