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分為硬筆和軟筆是分別報名的,李子信全都報了名要玩就玩大的,他現在的心性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對一些沒有太多利益牽扯的事情懶得多想,有衝動就去做。
記敘文李子信倒是沒有在記憶中挑選文章,一年多的持續寫作,雖然都是謄寫,但是李子信寫作的功底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比擬的,不是都說熟讀唐詩三百遍,不會作詩也會抄嘛。李子信現在比那還高一個層次,至少一年上百萬字的寫作,讓李子信對寫作已經能做到信手拈來了,沒有寫過這麼多字的人,永遠不會知道,當你寫的累計的字數越來越多的時候,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學識和寫作經驗也是一路上漲。
所以記敘文的寫作,李子信打了一遍草稿,然後檢查了一下,語句通順、情節合理、還不時有些金句和經典情節,雖然有一點堆砌的嫌疑,不過高中生的命題作文嘛,他覺得這樣已經足夠了。
所以李子信用楷書認真的一筆一劃的謄寫了一遍,看著完成後的作品,他得意的想到,即使是這一筆漂亮的鋼筆字也能為自己加十分,前世對著盧中南、田英章和田蘊章兄弟、錢沛雲等大師的字臨摹二十年也不是白來的。
說起練字前世的李子信先是從龐中華的字帖開始學的,因為那時候所有地方都能買到龐中華的字帖,不過後來他的小學語文老師看到他練字非常有毅力,又推薦他用另幾位大師的鋼筆字帖來練字。那時李子信無辜的看著老師,一臉的懵圈樣,語文老師隻好把自己家中的字帖借給他習字。二十年的練字,描紅和臨摹的反複交叉使用,也漸漸的讓李子信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
所以李子信可以驕傲的說自己的鋼筆字非常不錯的,雖然不如那些大師,但是也算是字寫的非常好了。
李子信對毛筆字的信心要比鋼筆字大的多,因為他初中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是北京的知青,手裏真的有一副王羲之的字帖,雖然是唐時顏真卿臨摹之作,但已經彌足珍貴。
顏真卿與柳公權合稱“顏筋柳骨”,被評為中國曆史上毛筆字僅次於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人物,他的臨摹讓李子信從一開始就走上了一條無比正確的道路。在其後的日子裏,通過各種途徑李子信又臨摹和觀摩了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很多字帖,所以他的毛筆字應該說是承襲自王羲之和顏真卿。這樣的經曆讓他對自己的毛筆字充滿了信心,何況據他的了解,這個世界並沒有王羲之一家人,也沒有顏真卿,畢竟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對曆史造成的扭曲不可估量,一隻蝴蝶翅膀的煽動都可以化作一陣狂風暴雨,何況是始皇帝這樣的大動作,對中國曆史的影響已經讓這個世界的中國走上了另一條路,尤其是焚書造成文化上的缺失,讓文化人跟前世的區別涇渭分明。
劉連軍和王浩起來的時候看到李子信危襟正坐在窗前,認真的寫著鋼筆字,二人都沒有打擾他,看到桌子上還熱著的早點,毫不客氣的猛塞,這幾天他們已經習慣了早晨一起來就能吃到李子信帶回來的早點,吃完二人勾肩搭背的去洗漱了。
李子信認真的寫著鋼筆字,既然答應了劉老師,那麼李子信就一定會全力以赴,認真的寫了四五遍,他才滿意的看著稿紙上的字跡。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