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原來是你(二)(2 / 2)

朱亞潔說李子信不是個聰明人,朱一行卻認為他是個聰明人,其實這一點都不矛盾。朱亞潔所謂的聰明隻是伶牙俐齒,話語間沾點便宜而已。朱一行所謂的聰明,卻更似朱亞潔說的智慧,那是人情事故、洞徹世情、不耍小聰明。

國家內閣製度,多黨執政最大的好處就是監督體係的完善,所以這時的國內很少爆出大型的貪汙腐化案件,因為有外來的眼光看著,所以各個黨派的自查自糾做的非常不錯。

談話中可以聽出朱一行對民生和發展很有見地,至少他在認真的考慮這些事情。不管他的身份背景如何,這樣做的最終目的又是怎樣的,反正在他的治下老百姓可以得到實惠,那就是一個好官了。

朱亞潔在父母麵前和在學校完全就是兩個人,在學校的時候,她其實也是個很少說話的人,除了三兩個朋友幾乎不跟別人說話,有些沉默也有些高傲。而在父母身邊的她卻是伶牙俐齒,說話滔滔不絕、旁征博引。不知道是雙重性格還是小孩子想在父母麵前表現的原因。

“小茹,原來你和子信是同學啊?”方映茹驚訝的道。

朱亞潔衝著母親翻了個白眼,道:“媽,我們當然是同學了,不信你問爸爸。”

朱一行嗬嗬一笑,自己的身份決定了不能隨便就和人接觸。第一次和李子信見麵之後,自然有人會查證他的資料。所以自己對李子信是非常了解的,當然也知道他是自己女兒的同學。

“子信的文采不錯,不過為什麼要寫武俠呢?”朱一行有些奇怪的問。這個問題讓他有些想不通,李子信的文筆非常好,看他的也知道其人文采斐然,但是他一直寫武俠卻是個讓人奇怪的事情。要知道武俠,總的來說不入正統文學。

李子信明白他的意思,前世的武俠也是在有了梁師、古龍、金庸三大宗師的作品之後,武俠才被承認,加入文學的殿堂。所以他這樣問,李子信一點都不奇怪,隻是心想看樣子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遠。

“一開始是因為想賺點錢,後來在寫作的過程中越來越喜歡這個題材,所以也就一直在寫了。”

朱一行點了點頭,說道:“通俗的受眾麵畢竟小了一點,再說也沒有什麼文學性。以後還是多寫一些有內涵的東西。”

李子信點了點頭,實際上他的心裏與朱一行持相反的觀點,他覺得真正受眾廣的反而是通俗。象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這些都是通俗,而且這個世界和前世一樣都有這三部作品。這三部書的知名度恐怕是國內書籍裏麵最高的了,無論是鄉下的老農還是著名學者有哪個敢說從來不知道這三部作品?

《西遊記》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中,孫悟空好勝拿出錦斕袈裟,最後被黑熊精偷走,在後來被演變成為《三十六計》中的”趁火打劫“

說唱臉譜中唱道“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 ,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普羅大眾對三國的印象就是如此,可以說全是《三國演義》一書中的東西,跟正史相差甚遠。但是,你要是在一些老百姓身邊跟他說,張飛其實不是黑臉也長的不醜,恐怕還真沒有人聽你的。

這些全是通俗,但是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非常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更何況李子信相信國人的心中其實一直都有俠客夢的。前世的武俠可以說是有華人處就有武俠,武俠劇、武俠電影的影響力也不可小覷。

但是看法這個東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所以李子信的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啊。對於武俠,他不想多談。說的再多也沒有用,隻有實事才能讓人相信。李子信覺得自己費口水跟人說武俠怎樣怎樣,以後會怎樣的紅,還不如等武俠真的發展到那個時候,大家的認識自然也就跟自己一樣了。

前世武俠被稱作是成年人的童話,事實上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年輕人,對於熱血、行俠仗義都是非常向往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種傳統,當現實中不如意的時候就寄情於別的事情,古時候文人墨客政治上不如意寄情山水,同樣,現實中大家都沒有辦法行俠仗義,那就隻有寄情武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