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綠色能源的美國海軍
軍警諜
作者:布萊恩·杜梅尼
美國海軍部長雷伊·馬布斯宣布,到2020年,美國海軍這支龐大海空軍力的一半動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海軍部長的支持
2012年7月,采用以生物燃料為動力的“戈魯曼C-2A灰狗”運輸機降落在航行於太平洋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生物燃料是指由加工過的海藻類物質和烹飪用過的廢食用油等組成的混合物。
尼米茲號在多艘以生物燃料為動力以及安裝了減少阻力的特殊尾板的驅逐艦護航下,展示著海軍未來的前景:一支不再依賴國外原油的海上軍事作戰力量。美國海軍部長雷伊·馬布斯堅定地聲稱,到2020年,美國海軍將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一半。“這不僅是綠色能源的問題,更是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安全問題。”部長先生的意思是,每次石油漲價,增加的費用就得從別處彌補,這種狀況使得海軍麵臨著艱難的選擇。
在《財富》雜誌記者對海軍部長的獨家專訪中,馬布斯解釋道:“我不想在支付更多的油費和減少飛行、航行之間作出抉擇;也不想在支付更多的油料費用和少建艦船、戰機之間作出抉擇。如果不發展替代能源,我們就要被逼到這一境地。”2008年,隨著原油飆升到每桶140美元,也從2007年的13億美元大幅上升到51億美元。
為了實現在2020年達到使用50%再生燃料的目標,海軍在兩個方麵實施推進。首先,它計劃在發展中的生物燃料行業投資,幫助降低新一代生物燃料的成本,直到它與油料相比更有競爭力。其次,讓現有的艦艇、飛機、基地和軍用裝備盡可能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反對的聲音
海軍部長要求使用生物燃料的舉動在國會遭到了強烈抨擊。五角大樓在未來10年麵臨著高達1000億美元的軍費削減。一些議員質問為何海軍當局要把資金花費在比油料昂貴的生物燃料方麵。聯邦眾議員傑·蘭迪·福布斯是眾議院軍備小組委員會主席,他對此事一直持有異議,“我們需要海軍方麵在將大量的資金投到生物燃料之前,好好地進行分析,而現在這項工作並沒有做好。”
2012年5月,眾議院給《國防授權法案》增添了一項修正條款,內容是禁止海軍購買任何比油料昂貴的燃料。馬布斯對此回應說,海軍方麵已對生物燃料做過一些研究,在它們的成本大幅下降之前,軍方不會大批量地購買。他很有信心地表示,自己能在國會中獲得支持以從法案中刪除這一條款。“我對此持樂觀的態度”,馬布斯說,“因為這不是我們喜歡做的事情,而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隻有做好這件事情才不至於減弱我們的軍事力量。”
即使在國會遭遇挫敗,馬布斯仍然打算在生物燃料上投入資金。在今後幾年,美國海軍將對建造生物燃料提煉廠的私營公司投資1.7億美元,並以股票的形式持有(能源部和農業部也各自投資1.7億美元)。為了證明這一合資項目的合法性,馬布斯部長援引上世紀50年代的《國防生產條款》作為佐證。該條款允許國防部資助那些對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興產業。
美國海軍確實有支持和引領處於發展初期民營公司的長期曆史。19世紀80年代,美國鋼鐵工業開始蓬勃發展,而海軍方麵仍采用國外的鋼材建造艦船,因為美國的鋼鐵公司還無法冶煉出戰艦所需的高質量鋼板。不過海軍當局也開始擔心過分依賴進口鋼材會使軍艦製造業處於不利地位。於是在1886年,軍方下令海軍艦船所用的鋼材、鐵甲和軍械都應該由美國製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不僅美國軍艦所用的鋼材都是本國生產,美國鋼材的質量也已經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引領新技術的傳統
海軍在引領新能源技術方麵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從帆船到19世紀燒煤的艦船,到20世紀初燒油的艦船,再到20世紀50年代核動力艦船,每次新技術的發展初期,都要耗費巨大的資金。“每當我們轉換采用代價更高的技術時”,馬布斯指出,“總有不少反對聲音出現,‘它太貴了,不能證明它有實際使用價值’……”這位海軍總管相信,生物燃料的逐漸成長也將經曆同樣的命運。“海軍必須在爭議聲中贏得這場戰鬥,雖然生物燃料似乎在近期階段成本很高,但從長遠的階段來展望,它將比化石燃料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