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大軍很快殺到滎陽,但兩軍並未相見。吳廣手上兵馬不足十萬,心知不能匹敵,連忙派出使者向近鄰的魏王魏咎和楚王陳勝求救。於是命部將田臧堅守不出,等待援軍。王離自幼跟從祖父修習兵法,軍事理論也能說得頭頭是道,雖無實戰曆練,但麵對眼前這支農民起義軍,應付也綽綽有餘。吳廣並非將才,帶兵無方,士卒多有不服管教,皆因號令不一,軍法不嚴。部將田臧也各懷異心,陽奉陰違不能效忠。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王離自處優勢,便充分發揮。滎陽向來易攻難守,趁吳廣還未棄城而逃,便把滎陽團團包圍,僅留東城一缺口,埋下伏兵。兩軍對壘已有三日,無論王離如何挑釁,田臧就是不肯出戰。趁著黑夜,王離於三麵發起猛攻。滎陽城內燈火通明,全神戒備。吳廣親臨前線指揮,眼見秦兵皆為虎狼之輩,心生怯意。
二日天明,秦兵已退去。戰場上的硝煙依然彌漫著,滎陽城內的官兵依然不敢鬆懈,因為那層層濃霧背後都藏著影子,分不清那是活人還是死人。都說戰爭是殘酷的,軍人是無情的,可滎陽城內的將士們卻留下了眼淚。如今的形勢大家心知肚明,四十萬大軍在城外圍成了鐵桶,自己倒成了甕中之鱉,如果早知今日,當初又怎麼會放下鋤頭當兵呢?農民組成的軍隊,又無良將統領,終究還是農民。昨夜一戰,雙方已知各自實力,秦人的凶勢,盡解吳廣軍心。
“五日已過,為何援兵還未到來?”營帳內,曾經威風八麵的假王吳廣如今也顯得十分焦慮。秦兵接二連三的進攻,義軍疲於應對,城內現在是缺兵少將,岌岌可危。田臧冷笑道:“吳王為何仍執迷不悟?魏王咎隻顧自己一方安寧,怎麼可能派兵相救?章邯早率四十萬大軍攻打陳郡,陳王自顧不暇,更無出兵可能,恐怕那信使也早已死於亂軍之中。”吳廣自知回天乏力,隻待兵敗城破了。
田臧暗自思忖,義軍已是日薄西山,再抵抗下去隻有死路一條。於是與諸將合謀,欲獻城投降,眾人一拍即合。於是田臧親自修書一封,令人偷偷交給了王離。王離自然大喜,並不生疑,如今形勢所迫,投降也在情理之中。於是二人約定三更點火為號,打開城門,放秦軍入城。
吳廣此時仍蒙在鼓裏,正巡視城防。忽然聽得西城方向殺聲四起,立馬帶領親兵趕至,不料卻被秦軍包圍。吳廣左衝右突不得破,身邊士卒戰死十有八九,已是絕望透頂。秦兵一擁而上,吳廣不能再戰,被十數杆長槍挑起。可憐一代梟雄,臨死都不知道死在誰的手上。
滎陽一戰,假王吳廣精銳全失,“張楚”再也無力抵抗秦人的鐵騎。王離自此一戰成名,顯達諸侯。章邯圍攻陳郡高奏凱歌,陳勝一路逃亡,各國諸侯隻顧一己私利,並不出兵相救。一個月後,號稱“楚王”的陳勝被自己的隨身車夫暗殺,“張楚”政權宣布破產,楚國又一次“滅亡”了。章邯大破陳勝後,與王離會師。經商議,章邯決定冒險放手一搏,采取大迂回戰略,讓王離東進齊國,自己揮師北進,攻打魏王咎。王離一旦繞道趙地,便可與章邯南北夾擊趙國。這是一次重大軍事決策,戰略上的高明,恐怕不是那些自私自利的諸侯王能看的出。假使章邯成功,便是一戰定乾坤,天下將再歸於秦,實屬一步大棋。但這盤棋並不是章邯所想象的,因為真正的棋手還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