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回十三節、亡父靈位—保唐黨士氣壯大(1 / 2)

自從武則天把東都洛陽改名神都,洛陽的太初宮就成了她臨朝聽政,處理政事之所。武氏執政還更改了很多大唐開國之初製定的條文規矩。例如官廳和官職的稱呼。中書省改稱鳳閣。門下省改稱鸞台。尚書省改稱文昌台。吏部叫天官。戶部叫地官。禮部叫春官。兵部叫夏官。刑部叫秋官。工部叫冬官。中書令叫內史。侍中叫納言。納言還分品極:納言、中納言、大納言。納言的官品還不低,宰相是三品官平章事。大納言有做到五品以上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宮中女官上官婉兒。上官是武氏的心腹之人,可謂權傾朝野,就連武氏家族的人也要對上官氏敬讓三分。

徐承誌和裴世千、馬慈一起來到神都。馬慈交遊廣闊,不到半天就打聽到了一個好消息。他們來到北坊。這裏有一座矮山,山上有一座廟宇。廟宇四周街道是個鬧市。擺攤的小商販,有賣草屐的、有賣米糖的、有賣布人兒玩偶、有專門替人寫文書狀紙大字的、還有行方的和尚和挑著布幌子的草郎中沿街賣藥。生意最多的還要數替人相麵、占卜凶吉的算命先生。三人從南邊過來,馬慈走到一個卜卦先生前麵,對徐承誌笑了一下,道:“果然在這裏。”那卜卦先生是個瞎子。白眼一翻,把耳朵湊了過來,聽馬慈說,“求先生給我占上一卦,看我幾時能升官。”那先生聞聲,“哎唷”一聲,壓低聲音道:“是馬大官人。你怎麼……好哇、好哇!原來你安然無恙!這就好!這就好!”

馬慈把手搭在那先生的肩膀上,說道:“你這麼快就得到了我被周興所害的消息了?”卜卦先生感覺到馬慈手掌的異樣,就伸手來摸馬慈的手。道:“馬兄弟受苦了。周興和索元禮,一定不得好死。”馬慈道:“我向你打聽幾個人。”卜卦先生道:“想從神都千萬人裏找一個人,那是大海撈針一樣難。可是,你來找我打聽,就是找對人了。說罷,你想打聽的是誰?”馬慈道:“他們是一夥兒布匹商人,剛剛來到京城不久,為首的人姓石,名叫石劍英。”他剛說到這裏,那卜卦先生就笑了,道:“什麼布匹商人,我看卻是魔教冥王教的人。怎麼樣,我說錯了嗎?你找他們幹什麼?”馬慈對徐承誌笑了一下,道:“先生消息靈通,令人佩服!我找他們是因為知道了他們正在打探被薛懷義所囚禁的冥王教大佬們的囚禁之所。”卜卦先生道:“你是和他們一夥兒的?”馬慈道:“他們當中有一位是我的朋友。”卜卦先生寫了一個方箋,遞給馬慈,道:“那些人是邪非善。你還是不要和他們往來的好,免得再次惹禍上身。”

三人照著卜卦先生給他們寫在箋上的地址,來到一條巷子口,就找到了化裝成生意人用騾車拉著各種顏色的布匹沿街販賣的石劍英和石英英。一別三年,徐承誌見到石氏兄弟,歡喜非常。石氏兄弟亦如是。街上不便說話。石氏兄弟當即收起了買賣,帶著徐承誌、裴世千、馬慈三人去了他們在東市僻靜處租來的房子。令徐承誌喜出望外的是,魏元貞和義弟萬劫也都在這裏。各人久別重逢,又都是劫後餘生,自免不了一番敘舊歡慶。歡喜過後,各人都坐定,聽萬劫和石劍英講述他們到神都來的經過和今後的打算。徐承誌問他們打沒打聽到波間神尼、華陽道人曲義房及石法等人的下落。石劍英說,消息錯綜,真假摻混,無從捉摸。最有可能的是京城大雲寺。可他們明察暗訪了多次,囚禁人的地方確實不在那裏。除了大雲寺,他們還找過幾個地方,都是一無所獲。

萬劫單對徐承誌說,他無意之中打聽到薛懷義在皇宮裏做宮內佛院住持,並在皇宮裏麵安了家。他的妻子和女兒同他住在一起。徐承誌道:“多謝你替我打聽到了薛姑娘的下落。”裴世千在旁聽見了,責怪萬劫道:“嘿!你這小兄弟真是多事。把這個告訴了他,他非得冒險去闖皇宮不可。”又見徐承誌悶不作聲,不否定他說的話,不由得感到憂心。皇宮大內有數千禁軍,高手如雲。這還是其次,最叫人不放心的是那個大魔頭薛懷義。單打獨鬥,就算徐承誌能勝薛懷義一籌。但薛懷義執掌秘密衙門直督府時日已久,他身邊有多少武藝超群的手下,誰又曉得?裴世千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個陷井。薛懷義大奸大惡之人,對自己的妻子兒女能好到哪兒去?他知道徐承誌沒有死,養好了傷必定還會來找自己決鬥,便想像上一次一樣,在最緊要的關頭,用自己女兒的性命要脅徐承誌。徐承誌投鼠忌器,便不能殺他。這樣一想的話,薛懷義捉住了冥王教那些首要人物,囚而不殺,或許也有這一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