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秉大家風骨 留傳世墨寶(1 / 1)

秉大家風骨 留傳世墨寶

藝術長廊

作者:丁吉林

在中國曆史上,朱熹的理學,自成一體,對中國曆史發展具有很大影響。朱熹不但是我國南宋著名的理學家,也是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作為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有很多方麵值得後人學習。朱熹的書法和他的思想一樣,也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獨樹一幟。引得後人競折腰。

許傳培,就是這樣一位幾十年如一日專注研究朱熹理學及朱熹書法的踐行者。許傳培開始研究書法源於家傳的朱熹字帖。

許傳培生於書香門第,從小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良好的熏陶,耳濡目染,自小就喜歡舞文弄墨。高中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一幹就是幾十年,桃李滿天下。許傳培家中有一件傳家寶,世代相傳,那就是朱熹的字帖。由於年代久遠,字帖破損嚴重。許傳培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了修補工作。給後人留下了一件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工作之餘,許傳培除學習朱熹理學外,就是練習朱熹字帖。幾十年孜孜不倦的學習,苦練,從朱熹的字體中,許傳培悟出了許多人生哲理和中國書法的精髓。

許傳培認為,由於書法不是直接模寫事物的實像,而僅僅是一種意象聯想而成的點畫形象,書家主觀的創造作用就愈明顯,所以,書家情懷的直接流露較之其他藝術更為強烈,書法家的思想、感情、理想就起著決定的作用,書家的個性也就更突出。正如祝允明所說 “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宇而字斂、樂則其平而字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但無論如何變化,書法家必須有正而奇,厚積薄發,才能夠創造出萬千風韻,抒發出自己的情感。

由於對朱熹的研究和學習的成就,朱熹書院聘請許傳培為書院院士。

字要工整,結構嚴謹,搭配合理,重心沉穩,鏗鏘有力。這就是許傳培的風格和創作原則。

許傳培堅守傳統,在傳承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許傳培幾十年潛心創作,傳承朱熹書法和朱熹理念,獲得社會普遍認可,經常有慕名而來者登門拜師,成為書法界的一段佳話,也因此獲得榮譽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