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典雅澄靜 空靈靜逸(1 / 1)

典雅澄靜 空靈靜逸

藝術長廊

作者:辛民

中國畫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經數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豐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並建構了獨特的理論體係,在東方乃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但由於缺少題材的創新和生活氣息及現代審美意識的表達而製約了其發展。當代中國畫作為傳統的視覺表現形式,應如何傳承與發展,對當代國畫家是一次大的考量。

江蘇女畫家任慶萍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實踐,並通過自己的創作來證實了中國畫獨具的東方哲學意味和傳統水墨世界的無窮魅力。

任慶萍的花鳥畫富有野逸之氣,遵循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原則,她的作品形神兼備,不纖不霸,她追求的並非形質的逼真,更看重的是作品的氣勢、氣韻和氣質。她注重在萬千變化的詩意生活中體悟造化之道,以藝術家的情懷去表現自然之美。從其作品看出,她巧妙地引入水墨寫意之境,在畫麵中,畫家的筆墨表現功能、傳情功能、形式美功能,三者兼而有之,溶為一體。加之以書入畫,故其作用筆疾徐得法,沉實蒼勁,與章法布局結為一體,從而使其作品流露出奇崛麗清之風神。讀來如同詩歌散文,畫中藏意境。

任慶萍的山水畫是有意境的,她畫中的“境”因心而造,故與人不同,別有一番中國式的超現實之境,是禪詩與自然造化的交融,是物理山水與心理山水的物我合一。她在山水畫中通過水墨“造境”而與大自然碰撞,由“境”的營造通往大自然“界”的確立。因此,她的山水畫力求追述心意,抵達心境,實現空靈與澄明的境界。

不少學院出身的人,由於長期侵淫於西畫的寫生訓練,易受製於客觀物象,在任慶萍身上沒有這種毛病。她的作品很自信,在對象麵前能自作主張,始終把“氣韻生動”作為一種審美追求,別開生麵。我很欣賞她這種麵對自然不為物宜的藝術氣質。任慶萍不以古人的技法為定式或借助西畫的一些方法,而是獨出新機,建立自己的視覺音樂符號。在她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是運用水墨描寫飄逸靈動的景致,好像用“五墨”編織一幅有節奏的音樂畫卷,它們雖然有崎嶇怪異但並不令人覺得突兀,而是在畫家自由組織丘壑圖像中各得其所。我以為這音樂符號化的傾向是中國當代水墨畫中值得注意的特點,也是山水畫家率真天性的形式載體。綜觀任慶萍的係列畫作,其作是畫家心靈情感的迸發,是畫家感知自然的心得和心底的世界。用心品讀就會讓人有一種神往,有一種讚歎,更有一種依戀,那種讀畫後的輕鬆愉悅,是對現實缺憾的補充,是對茫茫紅塵的片刻遊離,也是心靈沉寂後的自我發展。畫家筆下物象能激起我們“崇高”、“激蕩”、“和睦”、“寧靜”和“迷蒙”的情懷,它真有一種“群山流水清風去,祥雲迷霧款款來”的感受。她的作品,源於畫家一種博大的、裝得下大千世界的胸懷,畫家盡管不能改造世界,但可以創造理想世界的境界,用她的生花妙筆寫就出獨具風神的水墨世界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黃賓虹認為:“古人名作,重在筆力分優拙,不重外觀之美,而重內部之充實而已。”中國畫重學養,重筆墨。畫家的思想與情緒寄托於筆墨,筆墨體現學養,因此,作品才更具藝術魅力。任慶萍長期從事中國畫創作及理論研究,筆耕墨耘,並能從不同的藝術學科和古今大家經典作品中汲取滋養,取其之長,博涉約取,錘煉筆墨。同時又能懷抱生活,禮讚生命之美;有不墨守陳規,所以其筆墨氤氳,氣度雍和,勢韻飽滿,保持其清新、自然之特點,更臻典雅、淳厚而意味雋詠之境,令其作具有一種勃勃生機,在筆酣墨暢中且不失意趣,從中可感受到畫家那天真浪漫的性格和靈動灑脫的情懷,使讀者在“似與不似”的審美體驗中進入繪畫性的美的境界。

任慶萍從生活中走來,吸收著古往今來眾多繪畫大史留下來的藝術成就,並不斷地轉化為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獨特感受,通過她近期的作品,我們可看出他用自己的飽滿的熱情寫就出畫家的胸中萬象,在藝術的道路上,任慶萍是一位用永不止步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