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幾個星期,布朗太太完全生活在一種茫然的哀傷、恐懼和無助的困境中。她迷惑而又痛苦,她不能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她繼續描述道:後來,我漸漸地明白,時間是會幫助我治療傷痛的。隻是我感到時間過得實在太慢了。因此,我必須做些事來忘記這些遭遇。於是,我決定再度回去工作。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也逐漸對生活再度產生了興趣。一天清晨,我從睡夢中醒過來,忽然發現所有不幸均已成為過去,我知道今後的日子一定會變得更好。而回顧以往,讓我覺得‘用頭撞牆’的舉止是多麼愚蠢可笑!那是不能麵對現實的表現啊!對於那些我無法改變的事實,時間已教會我如何麵對了。
雖然整個改變進行得十分緩慢,不是幾天或幾個星期,而是逐漸來臨。但是,它確實已經發生了,改變了我的生活,幫我走出了困境。
“現在,我回過頭去觀看那段生活,我看到的是一條小船在經曆一場巨大的風浪後,又重新駛回了風平浪靜的海麵上。”
許多類似布朗太太這樣的悲劇,往往很難讓我們理解為什麼它偏偏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先麵對它們,再接受它們。就像布朗太太那樣強迫自己接受失去家人的事實,並預備好讓時間來治療心靈的痛楚一樣。這也是對付“連環辣陣”的最好方法。
從前,有一位信徒,他的事業全部破產了,連房子也被銀行收了去,而且妻子還鬧著要跟他離婚,孩子們也都離家出走了。這個信徒非常失望,甚至想到了自殺!最後,他找到了一位牧師。
他對牧師說:“我馬上就要死了。”
牧師問:“為什麼呢?”
他對牧師說:“我什麼希望都沒有了,我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我現在隻剩下死亡了。”
牧師看看他,說:“啊,原來如此,但是在我看來,你有很大的希望啊,你的希望是最大的!”
信徒聽後,更加失望了,他說:“你怎麼能這樣笑話我呢?像我這樣的人,都已經一無所有了,還有什麼希望啊?”
牧師回答道:“你不是說現在你已經下滑到最低穀,不能再下滑了嗎?那你再也不會比現在更糟了!因為你已經糟到不能再糟的地步了。既然你已經到了失望的最底層,往下滑的路已經到了盡頭,那麼剩下的路你隻會往上走。所以在你的身上有多麼大的希望啊!”
信徒想想,覺得牧師說得很有道理:是啊,我已經破產到這個地步了,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於是他打消了自殺的念頭,重新振奮起來。
信徒的遭遇讓我們明白,每個人在其人生旅途中都會遭遇到“辣”,但是挺一挺,就能品嚐出這辣味裏還透著甜。正像春名先生的人生警句一樣:“幸運女神總是從你的身後慢慢地向你走來,因此,自己也和著幸運女神的腳步慢慢地向前奔去。其間,幸運女神就追上了自己並和自己並肩前行。然後,她會抓起你的身體放在背上一口氣向前飛奔。”
的確,每一段“辣”的經曆都隻是人生的一個部分而已,終究會過去的。
笑看生活
1888年,美國第23屆總統競選的那天,候選人本傑明·哈裏森很平靜地等候最終的結果,但他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晚上在競選結果宣布時就已經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他的一個朋友就打電話,問道:“你昨晚怎麼睡那麼早呢?結果還沒出來,你怎麼就睡覺了?”
哈裏森解釋說:“熬夜並不能改變結果。如果我當選,我知道我前麵的路會很難走。所以不管怎麼說,休息好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第三節 酸:總在成功與失敗之間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品嚐到人生的“酸”滋味。要知道,隻要我們不消極,不墜入惡劣情緒的苦海,我們就不會對人生產生偏見,或一時衝動破壞大局,或抑鬱消沉,振作不起來。
著名演員史泰龍的健身教練哥倫布這樣評價他:“史泰龍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誌、恒心與持久力都是令人驚歎的。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等事情發生,而是主動地令事情發生。”
史泰龍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親喝醉了也拿他出氣發泄。史泰龍在拳腳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被打得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的學業一無所成,不久就離開了學校,成了街頭混混。
直到他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發生的事刺激了他,並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再這樣做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親豈不是一樣嗎?成為社會上的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眾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從那以後,史泰龍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但是做什麼呢?他長時間思索著。找份白領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了當演員,因為當演員不需要過去的清名,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而一旦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顯然不具備當演員的條件,長相就很難贏得觀眾的喜愛,再加上他又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沒有經驗,也無“天賦”的跡象。然而,“一定要成功”這個信念卻促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最後的成功可能。在沒有取得成功之前,決不放棄!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公司負責人,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很顯然,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但他並不氣餒,他知道,失敗定有原因,每次被拒絕之後,他就把它當作是一次激勵。
不幸得很,兩年一晃就過去了,錢花光了,他隻好在好萊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他一邊打工,一邊去找演員的工作,兩年來,被拒絕了1000多次。
每次被拒絕,他都暗自垂淚,痛哭失聲: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隻能做賭徒、酒鬼嗎?當然不是,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我一定要成功!
後來,他想到了換個方法試試。他想出了一個“迂回前進”的思路: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後,再要求當演員。幸好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門外漢。兩年多的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口傳心授,一次學習,一次進步。因此,他已經具備了寫電影劇本的基礎知識。
一年後,劇本寫出來了,他又拿去遍訪各個公司的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男主角吧!”但那些導演普遍認為他的劇本挺好,但要讓他當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又一次次被拒絕了。
他不斷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絕後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同時,先隻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經做了3年多的準備,終於可以一試身手了。機會來之不易,他自然拚盡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第一集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其實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這一點,就連明星也不例外。麵對困難,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挫折是鍛煉人意誌、增強能力的好機會,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放棄努力。隻要你不斷嚐試,就能取得成功。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曾說過:“我成功過,我失敗過,但我從未放棄過。”任何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無論你遇到過多麼大的挫折,遭遇多大的困難,你都要告訴自己:“我隻需要再多嚐試一次,就能成功。”
在一場火災中,一個小男孩兒被燒成重傷。醫院全力以赴地挽救了他的生命,但他的下半身卻從此沒有了任何知覺。醫生悄悄地告訴他的媽媽,孩子以後隻能靠輪椅度日了。出院以後,媽媽每天都推著他在院子裏轉一轉。
有一天,天氣十分晴朗,媽媽推著他到院子裏呼吸新鮮空氣,後來媽媽有事暫時離開了。天空是如此的美麗,藍得好似水洗過一般。風兒輕柔地吹著,草地上盛開著各色的小花。男孩兒的心如同從沉睡中醒來,一股強烈的衝動自他的心底湧起:我一定要站起來!他奮力推開輪椅,然後拖著無力的雙腿,用雙肘在草地上匍匐前進。一步一步地,他終於爬到了籬笆牆邊,接著,他又用盡全身力氣,努力抓住籬笆牆站了起來,並且試著扶住籬笆牆行走。未“走”幾步,汗水就從他額頭上淌下來。他停下來喘口氣,咬緊牙關,又拖著雙腿再“走”,一直“走”到籬笆牆的盡頭。
從那以後,他每天都要抓緊籬笆牆練習“走路”。可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他的雙腿始終無力地垂著,沒有任何知覺。他不甘心就此困於輪椅,緊握拳頭告訴自己:未來的日子裏,一定要靠自己的雙腿來行走。終於,在一個清晨,當他再次拖著無力的雙腿緊拉著籬笆牆“行走”時,一陣鑽心的疼痛從下身傳了上來。那一刻,他驚呆了-自從燒傷之後,他的下半身再也沒有任何知覺。他懷疑是自己的錯覺,又試著“走”了幾步。沒錯,那種鑽心的疼痛又一次清晰地傳了上來。他的心狂喜地跳動著,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他的下肢終於開始恢複知覺了。他一遍又一遍地走著,盡情地享受著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鑽心般的痛楚。
自那以後,他的身體恢複得更快了。他先是能夠慢慢地站起來,扶著籬笆牆走幾步;漸漸地他便可以獨立行走了。最後有一天,他竟然在院子裏跑了起來。至此,他的生活與一般的男孩子再無兩樣。他讀大學的時候,還被選進了田徑隊。當他健步如飛時,沒有人知道他曾經是一個被醫生宣告要終身與輪椅為伴的孩子。
他就是葛林·康漢寧博士,他曾經跑出過全世界最好的成績。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往往再嚐試一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令人感到遺憾和悲哀的是,麵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多數人選擇了放棄,沒有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笑看生活
馮玉祥以勤儉節約著稱,不準家人穿綢緞衣服。隻要一見到家裏人有穿綢緞的,他總要千方百計地使之難堪。
有一次,馮玉祥看見一名士兵穿了一雙緞鞋,他立即走上前去作揖,行了一個90度的鞠躬禮,而且還左一個大揖,右一個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