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荀惲,賈逵輕輕點了點頭,一臉讚許的模樣,說道:“你的起點有些不好,若是靠你自己努力,也許你將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你決定要如此嗎?”
人立誌無非是常立誌和立常誌,前者通向失敗,後者雖然艱辛,但多會成功。
荀惲肯定的點了下頭,望了一眼郭奕,柔聲道:“我有這麼好的兄弟為目標,我一定會堅持下去。”
太陽越升越高,眼看已經接近正午,襄城縣令府中的一處角落裏麵,兩個年輕人和一名青年人激烈的說著外人不知的話。
當三人結束談話的時候,各有些口幹舌燥,大概是曹公早已計算好了時間,府衙廳堂至後院兩邊的小道上,十幾個衣著光鮮的侍女端著酒水和吃食魚貫而出。
不一會的功夫,廳堂、院中的食案上早已擺滿了應有之物,對於此時有些饑渴的人群看來,當真是琳琅滿目。
靚麗的侍女分侍在文案的左右,幾個曹府的仆從也在這時從通道中走出,看著滿場的官員、武將,一一將他們引致各自的文案前。
郭奕和荀惲此時的官職並不高,他們之所以處在此地皆是因為軍功在身,兩人聽到別人喊自己的名字時,連忙走了過去。
此時廳中的食案是一人一席,而院中的食案是兩人一席,也不知是不是有人安排的細心,郭奕和荀惲兩人正好共用一個食案。
賈逵已經被封為郡丞,雖說品秩不高,但是較兩人的位置卻是靠前了幾多,三人相互拱了拱手,各自正身跪坐下去,等著曹公和幾個重要人物登場。
郭奕和荀惲雖說坐的是末端,但是視線卻不錯,正好能把院內所有的情景收之與眼底。
至於夏侯惇和馬超,兩人這一會極是熟絡,在仆從將兩人引致廳堂後,馬超見沒有郭奕的身影,連忙四處尋找。
夏侯惇看著他一臉焦急地樣子,笑道:“孟起賢侄,你就別再找了,來到許昌,自然要遵從這邊的規矩,以奕小子目前的實力,還輪不到他進廳堂的時候。”
馬超又在人群中搜尋了一下,始終沒有看到郭奕,隨之放棄了尋找,跟著夏侯惇的步伐進了廳堂。
又過了片刻的功夫,曹操一人當先,曹仁、荀彧跟在其後,今天的正主也走了過來,幾人的座位早就定好,除了於禁、李典之外,其餘的全部進了廳堂。
李典離著郭奕的位置近些,他坐下後不久就看到了郭奕,在郭奕的目光轉向他之後,李典兩手做了個往下壓的動作,然後又輕輕的笑了笑。
他的動作很隱蔽,不易被人察覺,郭奕由於知道他有話要說,卻看得透徹,他略一思忖,便明白這是對方讓他放心的意思,看來李典也從曹操那裏探來了小道消息。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難,郭奕看著李典的背影心裏暖意洋洋,充滿了感激。
李典是個武官,對於文官中的事情並不明白,之前當郭奕收到聖旨和曹操手書的時候,幾人不明白裏麵的意思,李典卻一直為他擔心。
來到襄城之後,李典和於禁在向曹操彙報戰況的時候,李典更是極力讚美郭奕,雖然不知曹操對郭奕安排的用意,但卻希望郭奕會被重用。
幸好事情的發展是在向好的一方麵發展,得到曹操肯定的回複之後,李典終於放了心。
就在大家坐定的時候,龐統扶著郭嘉施施然的走了出來,大家對於郭嘉自是不陌生,對於龐統卻並不認識。
幾人交頭接耳的相互打聽郭嘉旁邊的人到底是誰,隻是龐統在荊州或許有些名氣,但是在朝堂之上,極少的人知道他的名字,見過他的人幾乎沒有。
所以,大家相互詢問了一下,卻沒有人知道眼前的龐統到底是何人,隻能將所有的好奇壓在心裏。
龐統扶著郭嘉進了廳堂之後,在仆從的安排下坐在曹操右手不遠的地方,這讓不少人又開始議論起來。
名不經傳的人其貌不揚,來了之後還占據了一個高位,緊挨著郭嘉,顯然要麼是名士,要麼便是即將被賦予高位,大家自然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
在龐統坐定之後,幾名仆從又引著幾個生麵孔從左右的通道中走了過來,郭奕抬頭細看了一下,對著身邊的荀惲說道:“好戲登場了,孫權和南匈奴的人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