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仕途開始(1 / 2)

看到郭奕已然有些明了的神態,賈逵繼續解釋道:“我朝在任官製度上主要有三個辦法——任子製、征辟製和察舉製。

所謂任子製,顧名思義,就是兩千石以上官員,隻要任滿三年,即可任“同產若子”一人為郎官。

而征辟製,主要分為征君和辟除兩種方式,征君就是指漢帝所看重要將其征為己用的人;辟除又分為兩種,即朝堂公府辟除和地方的州郡辟除,但是無論哪一種方式,都需要極為繁瑣的流程。

至於察舉,則是分類選拔人才的方法,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征官方法。

察舉主要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賢良方正、賢良文學、直言極諫、孝弟力田、明經、明法、明陰陽災異、勇猛知兵法十二個方麵。

小奕,你被朝廷征為潁川郡農監長便是孝弟力田中的力田方麵。

至於力田,我朝以農為本,農業為生之本也,朝廷自然希望大家勤於耕作,達到家給人足,國家富裕。而你的師父和你共同向朝廷提議了新的種田方法和思路,所以你的資格完全滿足察舉製的要求。

而且,這也將是你通過正規途徑走向仕途最快的方法,我若預料不差,明年這個時候你將馬上迎來你的第二次升遷。”

“這是為何?”荀惲忍不住的插嘴。

賈逵若有所思的看了郭奕一眼,輕聲道:“你們試想一下,種田和戰爭沒有什麼分別,無所謂需要三個方麵,天時、地利、人和。

天氣的因素誰都不敢說,但是小奕管的是潁川郡,這裏距離天子最近,無論出現什麼惡劣的天氣,你這邊都將是最先被救援的。

至於地利,潁川的田地在這幾年的開墾下最是肥沃,外加河流縱橫,取水方便,可以說完全領先於別的州郡。

至於人和,那更不必細說,種地需要人、工具,這兩樣小奕比我還清楚該怎麼去做。

三個優勢小奕全部占據,自然明年他所管轄區域收成最好,晉升隻是早晚的事情,可以說替你安排這個官職的人當真是煞費苦心,為你選了一條最安全、最穩妥、最快的晉升之路。

朝廷不會為了一個農監長下達聖旨,但是小奕不同,因為這是有人在給你造勢,因為你年齡太小,隻有引起足夠的注意,當你有了足夠的資本時,升遷才會變成理所應當。”

當賈逵解釋清楚後,郭奕陷入震驚中不可自拔,他之前想了很多方麵,但大多數都是向壞的一方麵想的,怎麼都沒有想到有人在為自己的仕途鋪路。

那個人會是誰?曹操?荀彧?還是自己的父親?但無論是誰替自己鋪平這條路子,必然都經過了曹操的許可。

此時困擾他多時的事情終於想通,他也明白為何自己會被曹操征為軍師祭酒屬的同時又會被朝廷征為農監長。

軍師祭酒屬雖說屬於曹操開府的屬官,但是因為供職於軍中,一旦郭奕的功勞足夠之後,便可隨時任軍職,走的是武官方向。

而農監長走的是文官路子,曹操顯然希望他是文武同行,戰時從軍,定時從文,這一通任命裏麵包含了曹操對他所有的期望。

郭奕常常的呼出一口氣,俊秀的臉龐上升起一絲紅暈,他向賈逵行了一禮,說道:“梁道兄一句話,解我困擾已久的問題,以後還請能能多多提點與我,奕感激不盡。”

賈逵笑著扶起郭奕,說道:“這次經你的提議,絳縣逃過一劫,我也被朝廷封為河東郡丞(郡太守的助手),河東郡經此一亂,百廢待興,還要仰仗小奕你的方法,來快速幫河東郡恢複農產才是。”

這種事情對於郭奕來說自是不難,他連忙答應下向河東派一名懂農耕新法之人,順便家中工坊生產的新式農具優先提供給河東郡,賈逵自然大喜。

一邊的荀惲在替郭奕高興的同時又有些失落,不自禁地向賈逵問道:“梁道兄,那我今後的仕途會如何?”

賈逵和郭奕相視一笑,前者不由地笑道:“小惲,你父親如今歸為尚書令,離著九卿之位不過一步之遙,他日封侯亦是早晚的問題,你怎麼為自己擔心仕途?”

“你們切莫笑我,說真的,原來我是從來不考慮這些問題,但是看到小奕拚搏的樣子,我想…我也想靠自己的能力打下一片天空,還請梁道兄能教我。”

荀惲說完之後俯身向賈逵行了一禮,賈逵扶住他,看著他眼中堅定的目光,明白他的想法不是一時激動而言。

此時他的心中也夾雜著稍許的興奮,眼前的兩個少年是他近十年來見過的最優秀的兩人,一人聰明異常,識進退;另一人,好學、謙恭、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