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初露鋒芒(1 / 2)

廳堂之中,剛剛還在外麵議論眾多青年才俊此刻全部安靜的跪坐在席子上,廳中的正上方坐著正是當朝司空曹操。

曹操的下首左右兩邊分別坐著的是長子曹丕和次子曹植,兩人的家教極好,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

廳中安靜了一段時間,曹操方開口緩緩地道:“今天請各位來,主要是有一件事情和大家協商,前不久,袁紹已然去世,袁尚與袁譚二人不和,袁尚賊子派遣他所委任的河東郡太守郭援,與高幹、匈奴單於一起進攻河東郡,郭援自並州出軍,已經快接近絳縣,司隸校尉鍾繇目前與匈奴對於平陽。諸位都是一時俊傑,麵對如今的形式,可有什麼良策教我。”

曹操的話說完之後,下麵的人瞬時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起來,不過大家都心知肚明,曹氏子弟曹丕、曹植也在此,很有可能是曹操對於候選人的一次測試。而自己這幫人,說不定哪個說的好了,會被兩個公子相中。

眾人議論了很長時間,卻始終沒有人第一個站出來發言,大家都明白,這種時候不能搶著說話,隻有那兩位繼承人說了話,自己才能補充。

感受道廳中不少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曹丕微微皺下眉頭,向曹操說道:“父親大人,孩兒以為兵貴神速,絳縣若被郭援攻下,則鍾繇校尉的糧道必然不保,如今應當從官渡抽兵,輕騎馳援絳縣。”

曹丕的話引起一片讚同,其中更是站起一人,正是中堅將軍張遼之子張虎,他麵向曹操抱拳道:“司空大人,虎願領三千輕騎,必可將郭援那賊斬於馬下。”

曹操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張虎坐下,目光漸漸移到右手邊的曹植身上。大概感受到了上方的目光,曹植輕輕開口道:“父親大人,孩兒以為目前大兵屯於官渡,必是要不久之後征戰二袁所用,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目前秋糧未下,我軍少糧,一番征調下去,不知耗費多少時日,所以說官渡之兵不能輕動。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郭援與南匈奴並未和一處,分兵自然失去了先機,如今司隸大軍與匈奴對戰,若是匈奴先破,郭援則成孤軍,必然可一戰而擒。

所以,我認為應當首先攻破匈奴,可司隸校尉鍾繇兵員不足以吃掉匈奴大軍,我軍短時間也難以到達河內,不如行借刀殺人之計。

西涼馬騰、韓遂擁兵七八萬,若是能說動兩人出兵相助我們,可一戰而勝。馬騰、韓遂猛而無謀,隻要許之以利,必然可為父親所用。

如此,我方將不必大費周折,郭援指日可下。”

此時,原本有些喧鬧的場合隨著曹植的敘說卻是越來越安靜,到最後更是落針可聞,每個人都不可思議的望著那位隻有十歲的少年,吐字清晰,條理清楚,計謀具有極大的可行性,可以說若是按照他說的去實行,十有八九會成功。

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再有人前去補充,因為多餘的話隻能是畫蛇添足。

郭奕有些好奇的打量著那位‘五公子’,雖然隻有十歲,卻是說話老練,完全不像是十歲之人能擁有的智慧。不過郭奕很快的搖了搖頭,明白了其中關鍵所在,心想道:恐怕是其背後的楊修出的點子,楊修,楊修,你真是自己作死,曹操考校自己兒子,你卻亂出主意,讓曹植一語驚人,可曹操哪是那麼容易就會上當的,當真是目光短淺。

坐於主位的曹操雖然在微笑,內心卻極不平靜,曹植的建議非常好,自己和幾個智囊商量過一番,也多是想如此行事,不過曹植的表現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曹植是在詩詞上極有天賦,可對於軍國大事卻是一無所知,今天如此超長發揮,必然是有人所教。想到這裏,曹操的眼中閃過一絲戾氣,不過,他很快注意到坐在不遠處的郭奕正在搖頭,想到他的過人之處,曹操好奇地道:“郭奕,我看你好像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不妨說來聽聽。”

隨著曹操的話音落下,場中眾人的目光全部望向郭奕,不過目光 中的含義卻是大相徑庭,陳泰和荀惲是擔憂,曹丕是好奇,曹植有些不滿,其餘的多是看笑話一般。

郭奕收攏了下心神,也不在意那些不同含義的眼神,他緩緩的站起身,慢慢地道:“司空大人,小子無禮,想問您一個問題?”

曹操微笑道:“你但問無妨。”

郭奕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笑問道:“勝利重要還是百姓重要。”

曹操聽到先是一怔,很快內心咬牙切齒道:這臭小子,這不讓我下不來台嗎?這個時候還能怎麼說。他滿臉嚴肅地道:“自然是百姓為重。”說完心中重重一哼。

郭奕聽到後,迅速地斂去笑容,向曹操施了一禮,說道:“曹公既然以百姓為重,當可抽調許昌常備之兵,迅速馳援絳縣,遲則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