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訴說英才(2 / 2)

陳泰看到荀惲呆若木雞的樣子,大概猜出郭奕所猜自然不會有假,一時間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隻感覺自己這位好友不同於以往的沉穩內斂,此刻更如同那剛出鞘的寶劍一般,劍光閃耀,鋒芒畢露。

荀惲呆滯了稍許,喉嚨有些發硬,吞了口唾沫道:“小奕,我常以為我們三人中,小泰聰明多智,我自己敏而多學,至於你,就像一塊山石一般,行事穩妥厚重,這一刻我方知道,你才是我們中的佼佼者。你猜的一點都不錯,此次我是見了崔州平,內心折服於他的文采和涵養,方有意去模仿他。”

郭奕麵上不可置否地嗬嗬一笑,接口道:“這都是小道,不值一提,不過,惲哥,我有一事倒是想問你一下,你觀諸葛亮其人如何?”

說起諸葛亮,郭奕不由的想起師父李奕對自己的叮囑,“這時候的人我記得不多,不過南陽諸葛亮卻是不世之材,若是能將此人招致麾下,行事必當事半功倍,記住,切不可與之為敵。”

在那之後,郭奕曾經多次派家族中的探子打聽諸葛亮的消息,但多是隻言片字,並不詳細,隻知他平日好念《梁父吟》,頗有才學,與當地的名士多有結交。

荀惲沉思了有一會,悵然道:“雖然我不喜他的為人,覺著他將自己比作管仲、樂毅有些誇大,但內心不得不佩服他,他在很多方麵的能力都超長與眾。

他喜愛書法,能寫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極為出色,可為一代書法家。

同時他還長於繪畫,精通音律,文筆酣暢,我曾想為何老天如此鍾愛於他,天下人一輩子辦不到的事情,在他看來卻如此簡單。

若是僅限於此,他最多便是一代文學家,但我們幾人多次相談軍國之事,發現他精通兵法,取各家之所長,獨有建樹,我曾經將你發明的‘沙盤’遊戲與他們對壘,徐庶多奇謀,令人防不勝防,幾人在他手中少有勝績,但徐庶與諸葛亮對弈十盤,卻未能一勝。

他文學造詣極高,軍事方麵更是一代大家,可以說已經近乎完美,但是在治國方麵,每當他談話,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處理問題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貪慕虛榮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做。

總之,我對他的感覺便是,你父親、小泰的父親、還有我父親在各自擅長領域的完美結合體。”

陳泰聽完荀惲對諸葛亮的評價後,不自然的笑了笑,一臉不相信的說道:“惲哥,你說的太匪夷所思了,天底下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人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我不相信。”

荀惲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荊州名士司馬徽先生,曾稱諸葛亮為‘臥龍’,更是對人說過,諸葛亮可比興周八百年之薑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

陳泰聽到這,瞬時倒吸一口涼氣,滿臉震驚道:“司馬徽先生當世大材,他都如此推崇此人,那天下俊傑誰還能與之匹敵。”

當陳泰說完之後,荀惲和他卻同時眼色古怪的望向郭奕,兩人先同時搖了搖頭,又極有默契的點了點頭,同時說道:“想來還是有的。”

郭奕看到兩人眼睛同時直勾勾的望著自己,他輕輕淺淺的笑著,詢問道:“兩位兄長何故如此看我。”

陳泰搶先道:“小奕今年十四歲,誰知道六年之後會怎樣?”

荀惲接著道:“奉孝大人的兒子,家父眼中的聰慧之人,長文大人口中的俊才,司空大人大肆讚美之人,成長起來,未必比那諸葛亮差。”

郭奕嗤嗤的笑了幾下,卻是不再言語,心中卻是掀起驚濤駭浪,“師父誠不欺我,沒想到天下還有如此優秀之人,如此之人,今生若不與之為敵,豈不可惜,師父,你可知道,奕兒除了你和父親,又曾真正佩服過誰,我既然已經決定出世,不和天下英雄一決高低,豈不白白負了一身所學。

諸葛先生,且待我幾年,河北之地一旦平複,說不定就是你我對決之時。”

郭奕此刻慧眼如炬,心中漸漸平定下來,嘴角的弧度卻是越來越高,親近他的人若是在此,定會明白這是他見獵心喜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