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虞我詐2 第二十二節(2 / 2)

戴稟呆了呆,祝淮突然如此問,大概也有點莫名其妙,隻得老老實實的回答道:“軍中糧食倒是夠用……”祝淮吐了一口氣,接口道:“軍中糧食夠用就好,但城中糧價格如果不抑製的話,長此下去,恐怕民怨沸騰。”

一聽他提到這事,吳明連忙提起精神,支棱起耳朵聽著。祝淮話鋒一轉,突地聲色俱厲:“糧價如此之高,現在南寧城許多難民早就斷了炊,常此下去,恐怕‘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悲劇將在我南漢帝都上演,這可是危害萬世基業的大事。劉尚書,你們戶部應擔主責。”

戶部尚書名叫劉世傑,是江南大族劉家的家主。以前也是丞相一派的人。現在南漢成立,他也跟著沾光,當上了戶部尚書。他一向惟祝淮馬首是瞻,本以為沒自己什麼事,那知道今天躺著也中槍,聞言站了出來,顫著聲音道:“下官,下官知罪。”

他現在好歹也是一部尚書,在祝淮麵前本不該如此,但在對方積威之下,竟然全身都涮糠似的抖了起來,已經有點語無倫次。祝淮語氣放緩,道:“劉大人也不必自責,今兒一早我就見唐侍郎正和幾位大人討論此事,看其胸有成竹,恐怕已有對策,何不放權讓他處理此事。造福蒼生。”

以前幾次早朝,也沒見祝淮對難民之事如此上心,而且此事雖然嚴重,但遠沒他提到影響萬世基業那麼厲害。這明顯就是在刁難了,下麵頓時議論紛紛,不少人都把同情的目光轉向了唐軒。祝淮把話說到此份上,唐軒又是個牛頑脾氣,站出列道:“下官盡力去辦。”

“唐卿,這事成麼?實在不行,讓大家再從長計議吧。”陶雨突地開口道。

唐軒是北方太學館來的,以前就和陶雨較為熟悉。加之吳明的關係,陶雨自然把唐軒看得較重。所謂從長計議,就是推翻前麵祝淮的命令,大家再想個辦法出來。這自然是在為唐軒找借口脫身了。

那知道唐軒想了想,咬牙道:“謝娘娘,丞相大人說得對,下官做為戶部侍郎,正應管好民生。南寧京師重地,卻如此多的難民,下官難辭其咎。”他如此大包大攬,陶雨反而不好再多說什麼,隻得歎了口氣道:“如此,好吧。有勞唐卿了。”

這以後就是一些官員的稟報,無非是賑濟災民與修繕城牆之類。祝淮倒也處理得有條不紊,吳明站在上麵,腦子裏全是剛才的事。怪不得唐子歐老師一直不要唐軒出任京都六部官員,隻在太學館任個主博。唐軒雖然對事態洞若觀火,但風骨甚傲,性子也太直,太容易吃虧。他正盤算著以後抽個時間勸勸唐軒。這時候,走出來一個官員道:“稟娘娘,禮部員外郎施展有本。”

他的聲音很是清亮,回蕩在大殿中。一見又是個熟人,吳明隻得放下滿腹心事。聽聽他到底說些什麼。施展本來就負責接待方麵的事,如今當這個禮部員外郎,倒也合適。

陶雨的興致現在也有點不高,隻是清冷地道:“施大人有何事,但說不妨。”

施展道:“昨日北方偽漢來人,要求我歸還逆賊李鐵之子李忠,萬望娘娘示下。”李忠被抓之事,吳明著人向陶雨彙報過,陶雨倒不顯得怎麼吃驚。掃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祝淮,想了想道:“丞相大人,現在偽漢和我等名分不定,見之失禮,不見亦失禮。這事交給吳大人當做朝廷內部糾紛處理,你看可好?”

“李忠本就是吳大人擒獲,自該吳大人處理此事,老臣附議。”

陶雨呆了呆,沒想到祝淮在這事上如此好說話,點了點頭道:“如此,這事就這麼定下來。”吳明應了聲,後麵便沒什麼大事了,陶雨見諸事已畢,就在群臣的恭賀聲中,散了早朝。

和唐軒幾人跨出朝議廳時,祝淮突然叫住了他。吳明連忙走過去,行了個禮道:“丞相大人,下官在。”

“聽人說,百鶴樓的神秘東家已至南寧。此樓為南寧第一樓,如此雅趣之人,竟然失之交臂,實在令老夫汗顏,今晚我準備在百鶴樓宴請各地名商賈名流,吳大人,你可別缺席了。”吳明心頭一凜,自己昨日參加胡蘭的夜宴,也沒刻意隱秘,看來祝淮已經知道了。隻是,他見胡蘭又要做什麼?難道真是他口裏說的那麼簡單?那也太可笑了,現在北方大軍壓境,他祝淮斷沒這樣的閑情。

任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隻得應了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