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虞我詐3 第二十三節(1 / 2)

看著祝淮在一大群官員的簇擁下,漸行漸遠。幾人收回了目光,麵色都不大好看,陶子謙臉上更是黑得快要滴出水來。看著唐軒道:“唐大人,祝丞相明擺著就是激你入套,你倒偏生鑽進去了,這可如何是好。”唐軒倒是很光棍,兩手一攤道:“都這樣子了,還是如何是好,大不了不做這侍郎唄,到時候兄陶大人正好可以補上此缺。豈不更妙?”

陶雨看起來威風八麵,其實在南漢可謂是根基淺薄,猶如無根浮萍一般。整個南漢官場,大部分人都看祝淮的臉色行事。陶子謙現在是國舅,祝淮如果要對付陶雨,他肯定是首選目標之一。他雖然身份比以前更加尊崇,但每天卻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成為祝淮的眼中釘,肉中刺。到時候,恐怕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陶雨自然知道自己兄長的臭脾性,暗中也不知警告過多少次。陶子謙雖然有“三貪”,但人卻不笨,知道這是動輒就有性命之憂的大事。越發小心翼翼,吳明這大半年幾乎沒怎麼見他。他自己忙是一方麵,也與陶子謙的低調做人不無關係。

如果是在以前,陶子謙遇見自己頂頭上司倒黴,肯定歡喜不已,甚至落井下石也是可能的。但現在北方官員就這麼寥寥幾位,幾人在一片江南黨中,幾乎快喘不過氣來。那裏還有閑情內鬥。吳明身份特殊,加上又和祝玉清曖昧不清。護身符是一道又一道。唐軒一旦真的被祝淮擼掉了官職,下一個肯定就輪到他了。唇亡齒寒,他陶子謙如果這點都看不到,那就枉稱“小陶相”了。

他心下轉著念頭,臉上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看著吳明道:“吳大人,這可如何是好?”

吳明看著他的樣子,有點想笑,但卻笑不出來。沒好氣的道:“砍人的話或許我比你在行,這事連你‘小陶相’都沒輒,我一時半會,那裏知道個頭緒。你這樣著急也沒多少用。”

這話倒讓陶子謙安靜下來,他想了想,點了點頭道:“吳大人說得甚是,下官受教了。看來這事得真的從長計議。”

吳明心頭暗暗佩服,陶子謙雖然一口一個下官,馬屁拍得震天響。但能夠這麼快就冷靜下來,確實不凡。他肅然道:“陶大人說得不錯,這事我們得好好斟酌下,南寧糧價居高不下,不光是造成難民生活困難。長此下去,更會影響市民的購買力。造成民心浮動。這已經不是唐大哥個人前途的事了。”

唐軒伸了個懶腰,突地插話道:“兩位,這天也不早了,真有事要討論,到我家去吧,都在這裏忤著,恐怕有人不高興了。”

吳明抬頭一看,太陽已經爬起老高了。現在恐怕已近午時。其他人官員早就走了個無影無蹤。但幾個清掃看守的太監站在門口,提著掃帚不時望上幾眼,畏畏縮縮的,也不敢來催。吳明道:“唐大哥,嫂子還要照顧小憂,你那裏還是不要去了,恐怕陶大人也不習慣。”他說著,指了指陶子謙。

陶子謙一臉愕然,倒是唐軒反應過來,道:“也是,家居窄小,怎麼能讓陶大人屈尊呢。”

唐軒住的那個小院十分窄小,自從當了南寧副院長後,也沒見換。不過吳明考慮的是陶子謙和唐憂的關係,雖說陶子謙恐怕連唐憂的麵都沒見過。但還是小心點好,等唐憂再大點,自然就不再有這些顧慮。

這時候,從裏麵轉出來一個黃門,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細聲細氣道:“參見幾位大人,娘娘有請。”

現在幾個北方官員可說是陶雨在南漢的支撐點。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唐軒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連陶雨都坐不住了。不過這也好,省得幾人再找地方討論。陶子謙現在派頭拿出來了,揮了揮手道:“公公不用客氣,頭前帶路。”

送子寺本來什麼都不缺,這裏做為陶雨的臨時宮殿後,更是修葺一新。陶雨招待他們的地方正是送子寺的膳房,幾人到了地頭,那個黃門站在外麵,輕聲道:“娘娘,幾位大人已經請來了。”

“進來吧。”

陶雨的聲音從裏麵傳了出來,那個黃門行了一禮,讓開了身子,然後矮著腰退了下去。幾人整了整衣衫,才走進膳房。

這間膳房大小和以前京都皇城的相比自然相去甚遠。但收拾得十分整潔。幾人走進去時,陶雨已經坐在中間的主位上了。一張玉臉上滿是笑意:“各位國事辛苦,今請幾位大人小聚一番,略做慰問。”這自然是說給站在旁邊的幾個宮女,太監聽的。她轉過頭,看著吳明微笑道:“尤其是吳大人,親上前線奮勇殺敵。連祝丞相都用家宴慰勞過好幾次。本宮若再不聞不問,倒顯得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