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最新報道(2 / 2)

此役源氏家族居功厥偉,而源舜天更是不避矢石,時刻戰鬥指揮在第一線。重仁親王繼位後對源氏一族感恩戴德,認為“自古未見此忠勇”,親口允了源氏一個“大和國度第一家族”的封號,並在天朝上國的善意建議下,以古代名稱將新統一的國家命名為“邪馬台國”。

至此,一場大宋艦隊在海外進行的正義之罰完美落下帷幕。

劉克莊的行文風格如昨,仍是華美灑脫的文字敘述,時不時地夾以幾句詩文,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其間對於宋師進退自如和矮子們狂妄自大的逼真描摹,對比之下令人捧腹。

在讀過報道之後,或有一些精明宋人替大宋盤算家當,咱們這般勞苦費神地管別人的閑事,自己又撈著什麼好處了?那出一次海的花費可是不輕!而劉克莊仿佛也有預見似的,在文章最後針對此類問題做了一個輕描淡寫的答複:

先有廣泉諸州的黃王蔡幾家海商在京都、廣島等地開設海外分號,享受邪馬台國的永久貿易優惠政策待遇,後有千戶宋人遷居當地,由官府免費贈予土地房產等物,以“天朝之民”的崇高名譽參與戰後共治工作,幫助邪馬台百姓發展農業手工業生產。

同時,劉克莊還漫不經心透露了一個小細節:此次邪馬台國第一任主君,也就是之前所說的“重仁親王”遺腹子虔心入覲我朝,為表對天朝上皇的感激之情,傾舉國之力熔鑄了大量白銀打算進獻我朝,具體數字不詳,不過怎麼的也有個億兆之數罷!

不那麼貪財的一些宋人卻從這篇報道中看懂了大宋水師力量的強大,短短幾十天時間就能遠赴異域征服番邦外國,如此戰力比起蒙古人來怕是還要強些吧?既是行動順利完成,那水師還是快些回鎮好了,這樣也不怕蒙古人打上門來!

還有幾個老派宋人先是對宋軍的行為有些不以為然,這種滅國之舉與暴秦相差無幾,又豈能出自我泱泱大宋之手?但是等把報道通讀下來一遍之後,倒覺得那個所謂鐮倉幕府無父無君之輩著實令人不恥,如此看來宋師確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亂臣賊子終究不會得到好下場。

其實更多的宋人隻是單純為大宋從頭到尾打了幾個漂亮的大勝仗而叫好,多少年了都不曾聽過如此振奮人心的消息,大宋主動出擊而大獲全勝,正是宋帝國日益強盛的顯著標誌!

不知有多少熱血青年在讀了劉克莊的記載之後,對國土之外那一片廣闊的蔚藍色水域心向往之,埋藏心底多年的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性由此激發,眼界胸襟再不僅僅是局限在大宋一隅了。

從此之後,海洋之類的熱詞在大宋迅速風靡,而設在澉浦的水師招兵處也成為當地最為擁擠熱鬧的所在。

不誇張地說,劉克莊的新聞報道開啟了大宋帝國海洋時代的先聲。

就這樣,在新的一期要覽發售之後,整個臨安城都為之轟動了起來!

按照要覽所說,邪馬台國的新任主君在水師護送下,將於今日下午抵達,從錢塘江水門進入臨安,並入大內向大宋皇帝當麵敬送貢表,從此永為大宋藩國。

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熱鬧場麵,凡是身在臨安之人,誰不想親眼目睹?而比要覽稍晚一些刊行的廣聞博報,也以它一貫的穩重風格在報上簡短地確認了這條消息,那就等於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故此從辰時開始,臨安百姓便開始陸續往水門趕去,希望占據一個好點的位置,以便近距離觀摩大宋水師的威武風範,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能見到那位邪馬台國主君的真麵目哩!

接到禮部通知的殿前三衙派出大量軍兵於午時三刻到場,雖然沒有禁止百姓圍觀,但是從三郎廟至便門處圈出了一個禁行帶,以留給覲見的使團出入。

在皇宮大內之中,負責搞接待的一幹禮部官員更是在曾從龍的指揮下忙得團團亂轉,把垂拱殿布置一新,作為寧宗接見番邦主君的正式場合。

臨安皇宮已經有很多年沒遇上這種事情了,便是宮中資格最老的內侍梁都知,一時半會之間也根本翻找不出相關的規章典製,隻得一頭配合著曾大人的布置要求,一頭不停地找寧宗請示批準,也是忙了個四腳朝天。

在得知水師凱旋歸來的消息之後,寧宗立馬變成了全天下最開心的那個人,跺著腳地催促梁都知去準備接見大典的一應事宜,還特意召老燕王入宮,二人一起上太廟祭祖,隨後兩兄弟一邊飲茶聊天,一邊興奮地討論著趙洵提出的那個大宋海洋戰略規劃,說到後來都是又氣又笑,這倒黴孩子不知道跑哪兒去了,這麼重要的場合都不參加,豈非錯過了一個絕佳的樹立威信之機?

人氣不旺,好像是17克網文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