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互看一眼,均覺此論雖然有些異想天開,倒是新鮮得很,自己這些人就從來沒想到這一點,心想汪公子不愧是王爺府中頭號幕僚師爺,思考問題的角度大大不同。
趙洵續道:
“……貿易區可以設立,但是進入貿易區的貨物品種必須由大金國來製訂,並且南人每年都須與大金重新談判確定各種物品的貿易額度和貿易總量,具體談判事宜就交給那個新成立的議事堂即可。如此一來,大金就能死死卡住南人的命脈,若是南人在邊境處有甚異動,通過貿易區就能對南人實現有效製衡,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這下眾人覺得總算能對上思路了,不禁喜笑顏開。一位副使搖頭晃腦地道:“高明,高明!汪公子此論是秉承了先哲的合縱之道而又有獨到闡發,實是對南人的有力回擊!”
他們並不知道,趙洵之所以要促成這一點,主要是為了自己的走私渠道著想,最重要的物品還是要從泗州那裏進出,這樣才能保證巨額利潤,而貿易區算是一個對外的窗口,可以交易一些非戰略儲備資源。當然,這個想法就是拿到完顏洪烈那裏也是行得通的,今後完顏洪烈很大部分的私人饋贈、打點怕是都要從泗州出了,由不得他不同意。
趙洵道:“談判就是討價還價,在下隻提出這麼個思路,具體細節還是要靠各位大人去落實,談成什麼樣就看各位的本事了。不過,我另外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務必要讓南人同意,免費向我大金贈送十門突火炮,三千發炮彈外加一千支飛火槍,隻要完成了這個任務,我敢向各位擔保,王爺那裏絕對是要論功行賞的!”
說到這裏,趙洵的臉色鄭重了下來,表明這個要求不容拒絕。
對於突火炮、飛火槍這種軍中器物,張天綱等人倒是多有耳聞,聽說在襄陽大戰中南人憑借這兩種大殺器取得了多場戰役的勝利,所以對趙洵的這個要求不覺意外,想必如果談下來的話,確實能在趙王爺那裏得個好口采。
本來幾個人還覺得按照趙洵的貿易思路去談判,會一下子輕鬆許多,現在發覺任務又變得艱巨起來。那麼厲害的改良武器,南人能輕易鬆口嗎?
其中隻有張天綱想到趙洵剛才說了一半的北地事務,再聯想到現下臨安城裏的那支蒙古人使團,心中憬然有悟,看向趙洵的目光中不由更多了三分欽佩。
接下來趙洵就很輕鬆地說起了和約四款:
“第四條更為簡單,南人想讓我朝安撫蒙古,完全可以,我們就要趁勢提請對方減少戰爭賠償,然後才能拿著省下來的錢去安撫啊!不然的話錢都用來賠款了,還怎麼去安撫?這是南人故伎,想挑起蒙古人內鬥就無暇大舉南下,同時給大金找點麻煩,但是自己又不願意掏腰包,天下哪有這樣的美事?你們隻管去砍價,我敢說南人不會怎樣堅持的!至於說到懲罰戰爭禍首,我看最近也快要揪出這個人了……”
第二更!